镗工王岩:突破创新自制工具 解决加工难题

   2020-07-14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4日 13时13分28秒

    20余年,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具制造厂车工班班长王岩,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一手过硬技能,为生产攻关排忧解难,更不吝将经验传授给年轻工友,成了班组成员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好班组长。

    勤于动脑保质保量

    从1996年入厂至今,王岩先后从事过车工、镗工、刨工等多个工种,每天早来晚走,熟练掌握了各种机床操作。他不仅有一手过硬的镗床、刨床专业技术,并且熟知机械加工中的常用加工工艺和技能。    

    镗工王岩:突破创新自制工具解决加工难题

    多年来,他每年参与加工制作工装量具数十套,尾翼片钻孔工装夹具十余套,工作中从未发生任何质量问题和事故。他参与车间军品件尾翼片的生产,平均每年要完成十余万片尾翼片的加工,特别在近两年单位某型号尾翼片攻坚战生产中,由于任务量大,每年尾翼片的生产数量达到二十七、八万片,而且由于来料晚等原因,造成生产时间特别紧。王岩积极响应车间号召,参与到尾翼片生产大干中,为车间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作出了贡献巨大贡献。

    一次,在加工某产品过程中,由于工件尺寸比较大,装夹困难,而且加工超出了卧式镗床的加工行程,一次装夹无法全部完成所有面的加工,但如果不能一次加工完成,又保证不了各个加工面的形位公差。就在同事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王岩根据产品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设计出了一套工装夹具,采用特殊定位的方法,分两次装夹加工工件各个面,有效地保证了各个加工面之间的公差要求,保证了产品设备顺利完成安装。

    突破创新自制工具

    2012年,在车间一种球面工件的加工中,王岩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同时积极查找相关资料,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制作了一套辅助的二类工装,利用卧式镗床和自己设计的二类工装,加工出了球面零件,使用两轴设备干出了三轴设备干的活儿,创造了卧式镗床加工球面的先例。他设计的胎具被公司评为创新成果二等奖。

    还有一次,在加工某零件插芯板过程中,由于该零件数量多,每一组零件的角度都不相同,而且角度要求精度高。王岩通过实际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学习,动手制作了正弦规二类胎具,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保证了该零件的精度要求。

    爱厂如家培育新人

    在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王岩在工作中也特别注意节约材料和修旧利废。在每年的民品件吊环生产中,他利用高速钢废料自制专用钻孔刀具,代替原来的合金刀具,平均每年节约刀具成本约3000元。2016年,在某产品零件加工中,他又根据自己多年的镗削经验,自制镗削刀具,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节约刀具成本约2000元。

    2014年,王岩通过了公司的职业技能考核,晋升为镗工高级技师。工作中,他对技术毫无保留,对青年人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多年来,他平均每年提出合理化建议十余条,实施率达到85%,内容覆盖产品加工方法、环境改善、设备维护、工装制作等各个方面。全年共计完成工时是定额工时的1.5倍,义务奉献工时近80小时,全年出勤率达100%。

责任编辑:null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