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渐迎多点开花之势 催生一带一路新契机

   2020-07-16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6日 17时19分03秒

    慧聪水工业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水资源总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海水利用,正成为各地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不难看出,多重因素的叠加,催涨起了当下市场对海水淡化前景的高预期。  

    南海腹地的海南永兴岛、渤海之畔的河北唐山、沙漠边缘的新疆和田……一张中国地图,用红笔在上面标记出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131个红色标记密布于沿海和内陆省份。

    5年前,提起“海水淡化”,很多人会摇头,“不是很清楚。”5年后,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了解了什么是海水淡化,还享受到海水淡化成果带来的好处。

    对于海水淡化从业者来说,让淡化成果惠及百姓民生,正是他们的目标。

    而今回头看,他们的梦想正在化为现实。

    淡化海水走进海岛

    2012年7月24日,祖国最南端的海岛城市——三沙市成立。当初的三沙市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乏淡水。

    就在三沙市成立后的第20天,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琳梅率队,走访了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并达成共识——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帮助三沙市解决淡水资源匮乏问题。

    4年后的国庆节,永兴岛千吨级海水淡化厂正式通水,渔嫂杨丽从水龙头接了一大盆淡化海水,把一岁的儿子抱进盆里洗澡。此前,杨丽和岛上居民都使用地下水,洗完澡身上黏糊糊的,有时还会过敏,饮用水则都是从海南岛运来的。

    “三沙市成立后,大家用上了淡化海水,但有时候会停水,现在千吨级海水淡化厂建成了,不用再担心停水了,今天我要痛痛快快给儿子洗个澡。”杨丽笑着说。

    永兴岛项目仅是众多海岛项目的缩影。5年间,在海南、山东、辽宁、江苏……一个个海岛海水淡化项目陆续建成。成千上万的海岛居民和永兴岛上的杨丽一样,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迎接着第一盆淡化海水从自家水龙头流出。

    淡化海水作为海岛的主要水源于国于民都益处颇多。参与过多个海岛海水淡化项目的工程师沙学龙算了一笔账:“以最近正在兴建的一个南沙岛礁项目为例,此前岛上从陆地运淡水的成本是600元/吨~800元/吨,而海水淡化的成本每吨还不到10元钱。”无形中,海水淡化技术为国家和人民节省了巨额资金。

    帮高原村民告别苦咸水

    2015年10月29日,新疆和田县布扎克乡阿依玛克村迎来了一件大事:海水淡化所设计的净化水设备通水了。该设备是专门针对和田地区苦咸水特点设计研发的,能解决6000多村民的饮水问题。

    此前,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村民长期饮用地下苦咸水。苦咸水硬度高、碱度高、含氟高、含盐量超标,有大量村民因水致病、致穷。

    喝着净化水,62岁的村民斯德库拉·买买提明感慨地说:“应用于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技术让大家喝上了安全放心的水,这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布扎克乡阿依玛克村喝上淡化水的消息,迅速在和田县传播开来。2016年6月14日,家住3公里外的亚力干村村民吉利利·买买提开着摩托车、拿着塑料桶来供水站拉水。斯德库拉·买买提明告诉我说:“现在,经常有像他这样的附近村的村民来拉水,还有很多人从几十公里外赶过来参观。人们非常羡慕我们。”

    5年前,人们绝对想象不到,海水淡化技术会和内陆的民生问题联系起来。5年后,一批批海水淡化工作者走进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等西部苦咸水地区,一个个苦咸水淡化试点项目将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久盼的甘甜。

    示范引领海洋经济创新发展

    2015年8月初,在海水淡化所的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戴着蓝色防尘帽和防尘手套的工作人员,正在制膜设备前忙碌着。

    一张张薄如白纸的海水淡化膜被制作而成,工作人员将膜附和在无纺布的底层上,再涂上高分子材料,进而形成具有微纳米性质的孔道,海水经过孔道则分成两股水流:一股淡水,一股浓海水。

    这个实验室进行的正是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该项目还包括蒸馏海水淡化、高性能海水淡化膜、浓海水综合利用3个服务内容。

    海水淡化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韩家新说:“目前,我国有很多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使用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国产装备的性能没地方检验。这个平台就是让大家知道,国产设备性能如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推动自主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5年来,海水淡化所完成了3项天津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参与了国家“十三五”同类专项的顶层设计,促成了16个项目立项。随着这些项目的上马,极大提升了产业的自主创新研发水平,加快了成果转化速度,产业技术不断升级。

    把先进的技术推向“一带一路”

    2012年9月,海水淡化所工程师齐春华和同事一同前往印尼,调试该所为印尼研发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这已经是中国工程师第4次赴印尼调式设备。

    “装置是露天的,人爬到上面工作时,蒸汽从下面升腾上来,热浪滚滚。气泵的轰鸣声如飞机起飞一般,巨大的声响震得人双耳难耐。”在恶劣的环境中,齐春华和同事仅用1个多月就顺利将设备调试完毕。

    设备产水时,很多参与调试的印尼工人向中国工程师竖起了大拇指,用生涩的中文说:“中国人真厉害!”

    印尼项目开创了我国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进军国际市场的先河。

    5年来,在海水淡化领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亚太脱盐协会秘书处”和“环印联盟海水淡化技术协调中心”先后落户淡化所;中印尼合作项目“适用于热带海岛海水淡化技术与示范”获批立项;我国连续成功承办了面向非洲、中东等发展中国家的海水利用研修班、“2015年亚太脱盐技术国际论坛”“2016年亚太和环印度洋地区海水淡化国际论坛”和“环印联盟成员国海水淡化技术合作国际专家研讨会暨展会”。

    真诚友好合作,不仅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了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也大大增进了中国人民和沿线国家人民的深厚友谊。

    

分享按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