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效益显现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6时41分41秒

    慧聪家居采暖网 在11月14日召开的2013年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会议上,榆中县,河北省、天津市、威海市及一家供热企业在北方采暖地区省、市代表面前,作为先进经验与参会者分享。

rfejilaign

    在2004年,承德热力集团,开始谋划供热计量工作,通过近10年的坚守,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得到遏制,2013年有望扭亏为盈,当年热、水、电、煤四项指标相比2004年大幅下降。

    热企走上供热计量之路,既是国家既定的方向,也源于内部的压力。却同时表明,供热计量改革,将“热”商品化,可以实现社会、供热企业、热用户三方共赢——社会得以节能降耗,供热企业成功转型,用户可减少热费。

    共赢的结果

    “河北很多地方因为供热计量改革,热费节约了,群众抢着要改。让群众得到好处,是建筑节能改造的巨大动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点评承德热力集团时如是说道。

    承德热力集团董事长辛奇云介绍,2013年企业的热、水、电单位面积能耗分别是0.403GJ/㎡、45.7kg/㎡、1.21kwh/㎡,煤耗16kg/㎡,相比2004年分别下降了16.74%、30.46%、33.71%、23.81%。按照实际供热能耗和供热面积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万吨。

    威海市副市长方德阳说,威海市老旧住宅三项全改项目(包括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供热能耗由改造前47.6瓦/平方米降低到35.2瓦/平方米,降低36%。这使得一个采暖期节能标煤25.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6.88万吨、烟尘粉尘排放量3413吨。

    实施供热计量,激励热用户行为节能,退费情况也在承德市、榆中县、威海市出现。截止到2012年年底,承德热力集团累计为热用户退费3500多万元,平均退费率保持在80%左右。榆中县通过近3年的统计,住宅热用户平均热费支出减少约17.5%,受益面达88.9%;公建热用户受益更多,一家中学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下降了34%。

    对于供热企业,意味着运营成本的降低和热源的节省。威海市2012年市区供热企业在原有热源的情况下,新增供热面积600余万平方米,减少了投产1台锅炉和1台发电机组(2亿元的投资)。3年来,威海的市区供热系统每年节约供热运行成本8100多万元。榆中县也在锅炉房设施不扩容的情况下,增加供热面积40%左右。

    热企的认识

    供热企业是供热计量改革的责任主体,也曾是推动热改革的最大阻力。“同供热企业面对面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社会效益账”,是威海市的做法。据悉,威海市实施“三位一体”的节能模式,由威海热电集团建设集中供热智慧热网系统管控一体化信息平台,对热源、换热站、楼栋单元、用户室内系统四级监控。同时,将供热计量产品的采购、安装、维护由供热企业全面负责,确保选型标准统一,便于数据采集。

    不可否认,实施供热计量改革确实增加了供热企业的管理成本,计量退费也使供热企业的收费额下降。但辛奇云的账不是这么算的:“算账是有眼前与长远、片面与综合的问题。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热计量给供热企业带来的能耗降低、技术及管理水平提升等潜在收益,远高于因退费带来的损失。”承德热力集团曾对比了两个小区3年的退费情况及耗热情况,“并未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以退费水平与承德市平均水平持平的碧麓家园小区为例,数据显示,该小区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计量少用热退费23.8万元、25.54万元、24.08万元;计量多用热补费额为3.7万元、2.6万元、3.1万元。而这3个年度因供热量减少所降低的供热成本分别是16.24万元、17.93万元、16.66万元。

    “减少收入是事实,减少投入也是事实,那两者什么关系?计量退费减掉减少的供热成本,基本差不多,再加上一些补费和减少的投资,还有新增供热面积的潜在收益。”辛奇云称,这笔账可以再细算的。此外,收费率也由2003年的不足80%,提升到2013年的98%以上。

    除了利益关,10年的改革坚守,辛奇云自认为还突破三大关——观念关、技术关和道德关。观念上,要转变管理模式,由以我为中心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技术上,热计量工作是科学、系统、管理的集成;道德上,能耗降低意味供热成本降低,热费不降反升没道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