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家居采暖网 5月底,在天津市举办的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经验交流与研讨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贺明一句话道出了当前供热计量改革的现状:“假如想上山,没有理由也会爬上去;假如不想上山,就是有一千个理由也不会去做。”
据了解,2010年全国仅有80个城市出台了供热计量价格,2011年制定供热计量价格的城市超过了100个,但在实际过程中按出台价格执行的城市并不多。另外,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要求两部制热价中按面积收取的基本热价比例为30%,但实际执行的城市少之又少。
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作为“十二五”建筑节能的三大任务之一,本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为什么阻力重重?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供热改革办处长戚仁广就许多工程项目不安装表、装“假”表、装表不收费等问题做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追问,以期根据不同问题,列出解决时间表,来一步一步地解决难题。
追问一:为何不装计量表?
早在2007年10月1日起执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已将新竣工建筑必须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列入强制性条款。但2008年~2010年北方采暖地区新竣工的建筑面积约为11亿平方米,实际安装热计量表的面积仅4.6亿平方米;其中2010年新竣工建筑面积3.14亿平方米,其中安装分户供热计量装置的仅1.6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总量的52%。
在国家强制政策下为什么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不安装计量表?对此,戚仁广分析认为,从表象上看,是由于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力,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地方政府不重视。
地方政府为什么不重视?“相比较于管网改造节能20%~30%的成效,地方政府对供热计量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计量的节能程度有限,同样的投资不如进行管网改造立竿见影,效果明显。”戚仁广称。
对此,刘贺明也表示,供热改革需要热源、系统、计量三管齐下,而热源与系统方面只要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就可以完成,而计量改革需要体制变革。此外,随着建筑围护技术提高,建筑固有节能做得越来越好,而人的行为节能还有巨大的提高空间,改变计量方式就是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
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戚仁广表示,针对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力这种浅层次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管理体制。而对于地方政府不重视,有认识误区这类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主管部门主动行动,拿出成果,宣传典型。
追问二:为何装表不合格?
现在项目上安装“假”表的现象很普遍,这些热量表精确度差、易损坏。有些热量表甚至本身就是死表、坏表,根本就无法显示。安装这样的热量表其实就是为了应付验收。
“为什么许多工程项目安装不合格热量表?”戚仁广分析,从表象上看是开发商图便宜,还有就是计量产品质量差,但深层次原因还在于目前供热计量机制不健全,为什么非要开发商来采购热计量表?目前我们的水电气表都是由相应的企业来选购安装,而计量表也应该由供热企业来安装。然而,让供热企业去装表就一定能装上好表吗?业内人士指出,还有一个层面的原因是产业支撑不足,热计量表行业中企业小而散,截至去年10月份,在国家质检总局获得许可证的热计量表生产企业就达180家,比前年增加了50多家。
对此,戚仁广表示,应该提高计量表企业准入门槛;加强生产、使用环节抽检力度,公开曝光不合格产品和企业;完善备案制度。而对于供热机制不健全,未来需要强化供热企业收费主体责任,供热企业负责计量表的选购、安装、维护、更换和收费。
追问三:为何装表不收费?
装表不收费是目前供热计量改革最大的问题。据了解,自2003年开展供热计量改革以来,陆续安装的供热计量表面积已达7亿平方米,而没有按照计量收费的面积就达3.8亿平方米。大量已经安装的供热计量装置闲置,成了摆设。
对此,刘贺明表示,热计量改造完成后,计量表2年不用的话,就会损坏,假如重新安装,又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供热单位可以说是供热计量改革的主力军,可为什么供热单位不按表收费?戚仁广分析认为,这是由于供热单位不愿意,稍微追究一下就能发现,按表收费使得供热单位的利益受到影响。
“目前按照老的收费模式,不断增加的新建建筑按面积热价来收取费用,对于供热企业来说省力又挣钱,假如按照计量收费,还要增加投入,加上退费环节,对于供热企业来说不仅麻烦,还增加了成本。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供热行业垄断,缺乏竞争,企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即使政府下达了任务,企业不做,政府也不能撤销企业的供热经营权。”
对于供热单位利益受到影响,不愿意计量收费,戚仁广建议可以建立约束机制,进行行政处罚;建立激励机制,把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计量收费挂钩。对于供热行业垄断,需要政府强制推进和市场推进并举,明确政府定位,如该管的煤热联动,不该管的备案;对既有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民营化、股权化,引入民间资本;引入竞争,新建热源、管网实施特许经营,构建多元市场竞争主体;实施热源、管网与经营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