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冷冻冷藏网讯】“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中提出的大部分目标数据都已经超额完成,比如冷藏车数量、冷库的建设等,但是冷链物流的流通率远远没有达到《规划》的要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委员会(以下简称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表示。
行业出现“井喷”前兆
据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受宏观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推动,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将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长,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为4700亿元。
据秦玉鸣介绍,国内与冷链相关的产业链涉及很多企业,从源头上讲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第二类是冷链物流行业企业,提供冷库建设、长途运输、市内配送的服务;第三类是贸易类企业,比如食品代理商和进出口贸易商;第四类是终端企业,包括大量的零售企业、便利店和连锁餐饮企业;第五类是生鲜电子商务企业;最后是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技术装备的企业,比如冷库、冷藏车制造商等。
开利运输冷冻(中国)董事总经理陆景璟表示,该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前25年的经营情况并不理想。但最近两年,她切身感受到中国市场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大,甚至出现行业“井喷”前兆。
“一个国家冷链物流的发展与人口数量息息相关。目前中国冷链物流规模相对需求来说是非常小的,比如每年新增冷藏车数量还不及日本的1/10,近两年可能会达到1/8,所以说冷链物流在中国是一个朝阳产业。”
来自冷链委的不完全统计数字也印证了陆景璟的上述观点:截至2014年,中国国内冷库总量为7000万立方米;2013年,国内冷藏车增长2万台,与2012年增长量相比,呈现翻倍增长。
有国内巨大的潜在需求作为支撑,冷链物流市场可用“蓝海”二字形容。“随着国内经济水平提高,未来中国中产阶级的数量将会逐步超过美国人口,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会带动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秦玉鸣说。
陆景璟表示,看好中国市场,未来开利将扩大在上海的生产线规模,并不断引进新技术,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据悉,开利(中国)已经在上海设立了全国首家专门针对冷藏车提供修理服务的4S店,以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生鲜电商“最先一公里”
近年来,冷链物流通过为生鲜电商提供配送服务而被公众熟知。1号店、沱沱工社等电子商务企业的崛起为配送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然而,除了让配送企业最为头疼的“最后一公里”之外,作为冷链物流企业要想和“网上超市”进行合作,还必须解决配送产品初始端“最先一公里”的难题。
在今年两会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集团董事长李小红提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湖南省怀化市黄岩高山蔬菜基地,年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认证和进出口检验检疫认证蔬菜近2万吨,由于缺乏产地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系列冷链设施保障,2014年出口量不到500吨,进入超市销售的腐损率高达35%,生产企业农业合作社处于保本或亏损5%-10%状态,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性严重受挫。
“生鲜电商这两年的发展情况实际上是‘看着热、干着冷’,电商企业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的,或多或少都存在亏损。1号店、顺丰优选、沱沱工社等大部分都是以出售进口食品为主。而国内农产品进入生鲜电商渠道比较少,基本上以本地化销售为主,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产品‘最先一公里’的标准化还没有实现,大部分农产品都是产地粗放型产出,没有冷链保障,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非常大。很多进口的果蔬类产品比国内的还便宜,出现了价格倒挂,因为他们的农产品已经实现了全程的冷链标准化,特别是在原产地已经进行了预冷包装。‘最先一公里’也是生鲜电商以及相关冷链企业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秦玉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