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入水”润山乡 三门峡政府奖补激发水利建设热情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08分20秒

    【慧聪水工业网】守着一眼山泉,却只能望水兴叹——眼下,陕县西张村镇丰阳村这一尴尬困局正渐渐变为历史。

    丰阳村地处山丘区,庄稼靠天收,旱天村民还要四处买水。丰阳村的一条山沟里,有一处不息喷涌的泉眼,一小时出水量能达到40立方米,但村庄和山沟近百米的落差影响了泉水的有效利用。

    “在三门峡,丰阳村的情况不是孤例。”1月25日,三门峡市水利局局长段建民对记者说。三门峡市地处丘陵山区,全市耕地面积240万亩,其中灌溉总面积仅72万亩。但沟岭谷川间,零星水源丰富,如能充分利用则效益显著。

    三门峡市2013年开展了“五小水利工程”(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池、小渠道、小水窖)建设,通过政府投入奖补资金,撬动民间资本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促进了果树等多种特色农业项目快速发展。

    “看到政府大力奖补,俺搞水利工程就有了底气。”丰阳村村民任增朝说。任增朝在山沟里修建了蓄水池,铺设管道将泉水提升近百米。三分之一的水量供任增朝的果园使用,其余作为四个村村民的灌溉饮用水。

    任增朝告诉记者,有了水资源保证,果园每亩增收千元不成问题。

    义马市常村办事处的5000多亩山坡地,过去无水源,连树也不长。当地村民孙忠贵2003年承包后,投入大量资金在山下打了五口深井,在山上修建多个蓄水池。

    孙忠贵获得奖补资金300多万元,发展后劲更足了。今年工程完工后,果园将全部用上滴灌设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后,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流于形式,损毁严重。

    如今,通过“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一个个老板“下水”后成了“水塘主”、“水窖主”,农田水利工程中权责不明、重建轻管的痼疾彻底破解,工程将长期发挥效益。

    截至去年年底,三门峡市共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19处,完成投资1.1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12万亩,大片荒山荒岭成了披绿染翠的宝地。

    (慧聪水工业网新闻将在慧聪水工业商城APP内第一时间发布, iPhone/iPad及Android版本均已上线 ,互相通用订阅账号。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慧聪水工业商 城hcwater。)

分享按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