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第三方治理模式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推广,各地也开始积极探索。为解决养猪业污染问题,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引入第三方治理,通过试点推广、循环利用、市场运作,建立起社会资本投入治理的市场机制。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这一地区探索了哪些新路径,治理工作取得了哪些实效?记者日前深入延平区炉下、太平等乡镇进行了实地探访。
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南坪溪治理后的景象,小图为南坪溪流域一个治污点正在运行的好氧池
十年整治,亟须建立长效机制
当地环境难以承载养殖业发展,治污投入和管理都需要专业化
南平市延平区养猪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闽江水口电站建设,形成库区,上游南平延平区的樟湖、太平、炉下、夏道等沿江乡镇大量农民失地。
为稳定农民收入,延平区把发展养殖业摆上重要位置。在政府的力推下,短短几年,延平区就成为福建省的生猪养殖基地之一。在养殖高峰时,全区超1/4的农户从事生猪养殖及相关行业(饲料加工业),生猪存栏数达百万头。
延平区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污染,特别是对流域生态影响较大。2006年,南平市政府出台文件,严格规范生猪养殖业的审批,同时大力推广建设沼气池,控制污染源。延平区从“转、控、拆、治”四个方面入手,推进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
“近几年,我们共拆除养猪场2300多个,削减生猪存栏数近70万头。”延平区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环保局副局长雷明锋介绍说。
然而,延平区夏道、炉下、太平等镇的养猪场面广而规模小,难以监管。当地仍要寻找一条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在治污设施的投入和管理方面需更专业。
一位治污技术人员介绍说,养猪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是按猪场养殖规模来测算的,1头生猪约需200元,若一个千头规模的养猪场需投入治理资金20万元左右。这样的治污投入,对养殖户来说难以承受。即使建成了治污设施,也可能由于管理不善而出现停运等情况。
养治分离,第三方公司负责
从小流域治理开始,复制推广成功案例,走集约化治污道路
为找到治污长效机制,延平区开始把目光投向市场,引进正大欧瑞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试点,投资8400万元建立25个集中治理点,对养猪废水集中收集并固液分离,实现畜禽养殖零排放。
据正大欧瑞信公司副菫事长任艳萍介绍,去年5月,公司与太平镇政府签约,负责南坪溪全流域水体和长万水库水体修复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