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音响灯光网报道,声活电子:初心、匠心、恒心
岁月中,中国专业无线麦克风行业也在不停地演变。这一路有风有雨,这一路披荆斩棘,有的人在蜕变中被尘嚣湮没,有的人却在风雨淬炼中愈发焕新。
诚如广州市番禺区声活电子器材厂(以下简称“声活”),肩负民族企业之责任,深耕麦克风行业二十二载,恪守初心匠心筑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音视频从业者的光荣与职责。声活总经理杨红军作为在麦克风领域设计研发一线“拼杀”了二十余载的老兵,也作为麦克风领域历年变迁的亲历者,我们好奇,他如何看待这个行业的进展,以及他如何判断未来智能麦克风的发展风向。慧聪音响灯光网记者对杨红军进行了专访。
智能
声活麦克风化繁为简
用户对于话筒的共鸣点在于稳定耐用和音质好及功能实用性强,而假若一支话筒音质足够纯正、使用足够方便,附加在其身上的还有抗震防摔、被摔次数数据录入并智能语音警告、 电池电力超低语音播报提醒,那它是以质取胜的佼佼者和践行科技的开拓者。
记者在声活研发室看到的麦克风就堪称以上多功能话筒的集大成者。
杨红军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了声活话筒的多功能性。装入电池,启动麦克风的瞬间,话筒自动发出“欢迎光临”语音播报;而当电池电量过低,麦克风又传来温馨提示:“请更换电池。”如此间隔三次,麦克风便进入关机状态。杨红军介绍,语音播报将麦克风“拟人化”,使用更贴心,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增加了娱乐激情。演示期间,杨红军还从1米左右的高度摔下话筒,而后又对着眼前的木桌给予话筒一记重击,这时音响系列自动发出“别摔我!请小心使用话筒”的语音提醒播报,话筒随及演示查看内部显示被摔次数比初始数据增加了2次,说明此话筒已被非正常使用过。
杨红军表示,增加麦克风被摔次数的数据录入是为了方便物品损坏的责任追究,为KTV管理提供便利。文明理性解决了厂家、代理商、娱乐甲方、用户四方责任划分问题。
小小的一支麦克风,承载了多项智慧功能。这是声活瞄准年轻人个性化的需求,提供的定制化服务,也看出声活在打造高度数字化、智能化麦克风的决心与实力。
在物联网和大数据飞速发展的今天,K歌是很多喜爱的消遣方式。与此同时,用户也对K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声活的话筒使娱乐麦克风不再限制于K歌,变得更加多功能化,给每一个爱唱歌的用户带来好的音乐体验的同时,也让其享受贴心便捷的娱乐一体化服务。声活3D话筒不只是普通的讲话唱歌的话筒,而是可以连续旋转发光变色、插画卖广告、扫码买单及智慧测量的多功能黑科技移动终端系列麦克风。
创新
前行的永恒动力
1997年,国内医疗体制改革,开始允许私人经商。杨红军就属于彼时义无反顾扔掉医生这一铁饭碗,辞职下海的一批人。也正是那一年,在兄弟电器大家族的支持下,杨红军正式进入音频行业。
初生牛犊不怕虎,20多岁的杨红军敢冲敢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一旦发现问题从来都是加班加点,通宵也要把事情干完。所谓入一行爱一行,二十载秉承初心不断专研音频技术,也将医疗领域的专注和经验带到了麦克风行业,实现了跨界的融合创新。
杨红军说,做好一个成熟的产品是从基础材料选型定位开始,选挑优秀的材料供应商,选挑合适的材料,必须熟练对比每个不同厂家的IC特点,各种阻容件及外围配套件的特性,也要像中药技师品尝实验药性一样找出其药理后合理灵活运用,不断摸索,反复测试,多次试听,三查七对,层层选优。为了防止理论和实际运用有时偏差,所以工厂投入重金购买高精尖仪器设备做全面调校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保障工厂产品的高标准和高效率。
多年来,声活在无线麦克风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而为了不断追求创新,杨红军秉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干”的理念,大力推进与行业间的专利授权,通过技术融合达成企业的共赢与行业的进步,通过外聘专家和中山大学及广州美院等对口合作提升团队设计和研发水平。
2007年,声活首创KTV包房专业抗震防摔麦克风,在当年的展会上,凭借用户口碑拓展了一席之地并迅速打开了话筒市场。
而在当时,声活团队就给自己工厂定下可持续性发展的长远目标:
第一是稳定性争做最好
第二是声音争做通配性强
第三是根据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新奇特的产品
“创新才是永恒的,产品创新是我们公司重要的驱动力。”杨红军说。作为产品驱动型的企业,声活二十多年以自主创新为目标,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杨红军引导团队,实现了多个“首创”。
2009年首创无线话筒发光、变色等多功能立体麦克风;2011年首创新型多层壳体3D麦克风,开启麦克风DIY商业化时代;2013年首创DSP数字云麦克风;2014年首创插声卡麦克风;2015年首创自带音箱处理器麦克风;2016年首创VEQ无极调节,2018年首创麦克风摔损破坏警示语音播报和电池电力不够语音播报等多功能话筒......此时,这个位于广州番禺的低调的团队,收获各型专利101项,已经成为国内无线麦克风行业的焦点之一。
匠心
素养和信仰
“品牌是靠产品品质来做支撑的。”采访期间,杨红军多次强调“工匠精神”,二十二年来,声活始终坚守企业责任,将匠心凝聚到每一个产品、每一个设计理念上,为用户创造娱乐新生活。
在业内人士看来,2019年行业进入深度整合和产业升级阶段,意味着麦克风行业经受政策风险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但杨红军始终对市场保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政策引导是鼓励先进而不是保护落后,中国及世界市场很大,不管是娱乐话筒、会议话筒、演出话筒及快销品等用途广泛,尽力做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产品肯定有发展空间,他相信国外百年品牌也是靠责任和信仰发展到今天的。
他表示,目前跨界融合、兼并重组合作新模式盛行,未来干掉我们的不是对手,极大可能是其他领域的企业。这也是他提倡专利授权、技术融合的重要原因。他强调,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秉承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跨行先进的理念,发挥各行业内软硬件提供商的各自优势,共同协力做好一款产品,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好产品要学会分享。”杨总说,“做一个好音视频系统更应要有协作和分享精神,包括点歌系列、中控系统、音箱、功放、效果器、话筒及线材周边等都很重要,五脏六腑均要协调好,是需要专业人员和爱好者不断磨合才能完成的系统。”他希望传递这样一种正能量: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一定要对市场有信心和前瞻性,将各自专业做精做强,各企业做好定位、做好差异化产品、做好资源整合,如此一来价格战也将不复存在,市场也会主动拥抱你。
展望
智慧麦克风未来已来
二十二年间,声活从代理销售国内外品牌麦克风,到自创品牌斩获各项专利,形成软硬件一体的“高度智能化、数字化麦克风”生态圈,而为这一生态续航的,就是声活不断升级的技术力量。
当谈到未来麦克风的发展趋势,杨总将“数字化”、“智能化”列为关键词。他表示,声活坚持深耕麦克风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坚持开放创新,专业化发展自身的强项,引导高端无线产品朝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未来,声活要把麦克风做成一款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
如此把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声音技术紧密结合是声活团队一直在努力追寻的目标,坚持让声音更有活力和为行业注入动力为己任,未来声活还将推出更多更好的稳定性、通用性、人性化、娱乐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更多用户对唱歌的娱乐新体验、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值得用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