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钛白行业技术升级正当时“氯化”迎难而上

   2020-07-02 门窗网sxxjymy7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02日 09时46分34秒
相关推荐:

  在残酷的市场下行压力下,钛白粉行业举步维艰,目前国内钛白粉基本都采用硫酸法生产工艺,氯化法产品仅占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量的3.75%,占钛白粉总量的1.5%。国内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综合成本按目前市场行情大约万元左右一吨,而现在市场价格已经跌破万元甚至跌破9000元/吨,市场已经倒逼钛白粉行业技术升级。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发展的关键是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及提高产品质量,氯化法生产工艺与硫酸法工艺相比,通常认为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三废”排量小和基建投资相对较低以及产品质量稳定优质等优点。

  国家虽然从2005年起就限制发展硫酸法,将氯化法列为鼓励类发展产业,但现实却却相反,十年间,国内硫酸法产能快速增长,氯化法发展步履维艰。这里有氯化法钛白工艺技术国外封锁,国内开发难于获得突破等客观因素。但是,现在情况已大不相同,硫酸法工艺不但受政策限制,本身也因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缺乏继续发展空间,氯化法受政策鼓励,近几年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步,国内发展氯化法钛白替代部分进口产品,促使行业技术升级正当其时。

  国内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氯化法钛白工艺技术开发,1969年至1973年:化工部涂料研究所、化工部第三设计院、成都钛研究所、上海钛白粉厂合作进行500kg/d气相氧化扩大试验,70年代初,化工部第三设计院与上海东昇冶炼厂合作尝试钛铁矿直接氯化工艺技术开发;80年代初:化工部涂料研究所、化工部第三设计院、厦门电化厂合作建设1000t/a氯化法钛白粉中试装置,开发了CO加热的刮刀式氧化炉,并取得了成功。1988年获得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4年,中科院化学所、力学所、化工部第三设计院、天津化工厂共同开发建设3000t/a氯化法钛白粉工业试验装置:开发了等离子加热常压氧化炉,该技术也取得了成功,生产出相当于日本石原公司氯化法R820牌号的产品,于1991年通过化工部技术验收。

  锦州铁合金厂于1989年开工建设国内第一套年产1.5万吨氯化法钛白装置。为了适应国内钛原料钙镁含量高的特点,采用熔盐氯化工艺生产TiCl4,氧化和后处理由国外技术咨询公司提供技术,化工部第三设计院派出设计团队在国外共同完成基础工程设计,回国内完成详细工程设计。该装置于1994年基本建成,经长达十多年的技术消化和攻关,于2002年实现达标达产。标志着中国氯化法钛白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在第一条线取得成功基础上,锦州钛业于2004着手建设第二条生产线。第二条生产线全部由国内自行设计,进行技术优化,设备全部国产化,一次开车成功。这两条生产线目前生产稳定产品质量优良,到目前为止,仍是国内唯一连续稳定生产的氯化法钛白生产装置,也是国际上唯一的熔盐氯化对接气相氧化工艺生产钛白粉工业装置。

  锦州钛业有限公司不满足于二套1.5万吨/年熔盐氯化技术取得的成果,于2009年着手开始年产3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的建设,该装置继续采用咨询方式引进沸腾氯化+气相氧化工艺、这种国际上通行的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于2012年基本建成。2013年开始投料试车,经一年多时间的摸索打通流程。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于2010年开工建设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装置,该装置以技术咨询方式引进欧洲技术与关键设备,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投料试车,在试车过程中针对暴露的问题逐步整改,操作能力不断增强,装置运行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5月实现氯化-氧化联动运行151小时,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公司2012年开工建设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装置,同样通过技术咨询方式引进欧洲技术与关键设备,佰利联氯化法钛白装置于2014年底基本建成,今年一季度试车,9月正式投料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漯河兴茂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6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分2条生产线建设,于2012年建成了第一条年产3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该装置采用沸腾氯化+气相氧化工艺,2013年9月实现了全流程不间断连续运行99小时。

  目前,行业内外对国内氯化法钛白技术发展现状看法存在分歧,但业内对于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观念是一致的,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的探索,国内对氯化法钛白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程度进步了很多,现在建设氯化法钛白装置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国内已经建成的氯化法钛白装置产能有24万吨,工艺技术基本掌握,国家政策及行业环境给氯化法钛白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正值国内外经济调整时期,建设费用相对比较低、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稳妥地发展氯化法钛白产业。

  国内钛白行业技术升级正当时,“氯化”迎难而上正是我国钛白粉行业的选择,虽然国内氯化法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一批专业人才通过锻炼已经逐步成熟,由中国钛白粉行业协会牵头搭平台,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互相交流,克服单打独斗是我国氯化钛白粉发展目前的关键之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