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制药工业网】52岁的廖志钟出身于中药世家,是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该技艺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1种精油配置,68味中草药提取精华,72道工序,500公斤的药材提取出50公斤的药精,,还要过滤、浓缩、配置,才能够炼成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罗浮山百草油。
(出身中药世家的廖志钟是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田飞摄)
百草油的创制鼻祖就是东晋道学家和医药学家葛洪,他不仅留下了对岭南湿热肿毒有奇效的百草油,屠呦呦还根据他的著作提炼出青蒿素,因此获得中国首个诺贝尔奖。研习中药三十余年的廖志钟,将百草油由传统制作技艺按现代药品标准进行提升和定型,并继续想把它发扬光大,从现在流行的两广和东南亚地区推向全国全世界。
从市非遗到国家非遗
只用了三年
今年52岁的廖志钟出生成长在罗浮山下的长宁镇,他的父亲是罗浮山制药厂的职工,从小他就在药厂玩耍,耳濡目染,也对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时果断选了中医药专业,毕业后返回罗浮山制药厂工作,子承父业。一辈子与百草油结缘,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我是嗅着百草油的药香长大的。”廖志钟说。从1988年进厂至今,加上大学求学时间,廖志钟研究中药已经30多年。
在制药厂,百草油是看家宝贝,廖志钟和另一名技术人员陈新泉在继承传统制法及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和优化关键工艺参数,使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罗浮山百草油的制作从传统手工制作发展到使用现代化机械辅助生产,陈新泉及廖志钟也成为了罗浮山百草油第六代传承人。
“我们主要是按照现代药品的生产标准,将处方定型,工艺定型,并且明确它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等。”廖志钟告诉记者。在此过程中,现代制作工艺并没有改变罗浮山百草油的传统技艺,而是在尊重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提高了罗浮山百草油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在他们的努力下,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岭南中药文化遗产,罗浮山百草油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并于2011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入选惠州市非遗,到2009年成为省非遗,再到国家非遗,廖志钟让百草油实现了三年三级跳。
或切片或打粉
工艺繁杂颇有讲究
经过处方定型后的罗浮山百草油,由68味中草药提取的百草精和11种植物精油配制而成。“罗浮山百草油的原料药材大多出自罗浮山的道地药材,如飞天蠄蟧、金耳环、金线风、金不换、人字草等。将这近百种中草药,用茶油浸泡,加入精制的植物精油配制,即成百草油。”廖志钟介绍。
听着好像很简单,但是真正制作起来,工序却是很繁杂的。从药材的准备,植物精油的制备,茶油的制备,百草精的制备,再到配制灌装,要经过72道工序。
廖志钟说,准备药材时,在各药材的适宜采收季节,上山采两面针、徐长卿、金不换、山茶籽等各种所需药材,除去杂草、泥沙、非药用部位等,洗净,根或根茎类药材可趁鲜切薄片或段,一般晒干或阴干,置于药架上或药盒中保存,备用。“哪种药材要切成片,哪种要打成粉,切片的厚薄,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根茎类的两面针,这样硬度大的就要切薄一点。在68味中草药里,有三分之一都要切片。”
植物精油的制备更讲究,在72道工序里,光11种精油经反复蒸馏、加炭脱色、冷冻等步骤,就需要50余道。比如天然冰片由龙脑樟树枝叶或树脂隔水,后经反复蒸馏、结晶而成。天然樟脑通常在冬季加工用50年生以上本樟树树干和根为原料,削成薄片后,樟脑和樟脑油随水蒸气馏出,冷凝所得白色晶体为粗樟脑,油状液体为樟脑油。经过反复蒸馏、吹风升华等精制得樟脑。天然薄荷脑是由粗制的薄荷素油精制而成,经过反复蒸馏、结晶而成。
500公斤药材
浸泡提取50公斤精华
百草油的关键在于百草精的提取,经过或切片或粉碎的68味中草药置于药锅中,加茶油适量,没过药材顶层,浸泡15天,捞取药材,将茶油用干净细布过滤,冷却,反复过滤,得百草精。“以前我们都是土锅土灶提取,现在鸟枪换炮了。”廖志钟介绍,今年罗浮山国药已建成广东最大规模、设备最先进的中药提取车间。
新的提取车间分四层,最上层是前处理,包括药材的挑拣等,三层就是提取车间,南都记者看到有52个巨大的金属罐体分成两排立在其中,这些金属罐每个有6000升的容量,可以投放500公斤的药材,经过浸泡提取,可以获得50公斤的膏体,相当于提取了药材的十分之一精华,其他十分之九都是药渣,不要了。
二层是浓缩车间,膏体过滤后除去杂质抽到储液罐中沉淀,然后经过蒸汽压缩。“我们这套浓缩设备也是国内最好的,它有几个优点,产能大,比较节能,同时温度低不会破坏药物成分。”廖志钟告诉记者。
最后,按处方分别量取百草精、植物精油,加入茶油至全量,即配制成了百草油。现在的百草油都是灌装入葫芦型的瓷瓶中,据说当年由罗浮山道士传承并用葫芦盛装,取义“悬壶济世”,故一直保留至今。
廖志钟说,从挑选药材到最后制成成品,整个过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治疗虫咬肿毒
感冒头痛都有用
百草油在岭南地区广泛流传使用,它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止痒,适用于治疗各种风毒、湿毒、热毒、暑毒引起的一系列病症,解岭南地区各种瘴气与疾病,给大家的感觉好像可以包治百病。
但作为现代的药品,必须要明确它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这也是廖志钟这些年来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临床应用,它的功能主治分为四大类,即用于治感冒头痛、虫蚁咬伤、无名肿毒、舟车眩晕。“我们还在努力扩展它的其他应用,在更多方面获得临床验证。”在用法方面,以前描述也比较粗犷,廖志钟说,他们现在研究比如感冒头痛就可涂抹太阳穴、风池穴、合谷穴,舟车晕眩就涂搽内关穴、天枢穴、水分穴,虫蚁咬伤、无名肿毒就直接涂在患处。
罗浮山百草油是岭南地产药物的代表,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在整个岭南地区传统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岭南地区传统医药制作技艺和文化的缩影,它的研制、传承和发展见证了岭南地产药物的发展。近些年来,由于外国品牌的类似产品大肆涌入,实际上很多进口药油的配方均是在罗浮山百草油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罗浮山百草油的市场主要集中于两广年龄稍长的人群使用。廖志钟说,今年他们开始向全国推广销售,并进一步拓展国外的市场。
获6个国家中药品种
保护证书
当然,身为罗浮山国药厂的总工程师,廖志钟负责的产品不仅仅有罗浮山百草油。他带领的研发团队,近年来完成了金莲花软胶囊、独一味滴丸、消炎利胆分散片等40多个品种新药研究,并承担了国家药典委员会下发的包括消炎利胆片、宫炎平片等9个品种的质量标准研究工作,完成了羊角拗、地稔、水杨梅根等20多个广东省地方药材标准研究的工作。
要提高和稳定药品的质量,必须提高和规范药品的生产标准。多年来,廖志钟研究工作主要是新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和质量标准研究等三个方面。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有30件,其中罗浮山百草油等6个获得了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证书。
药品的研制工作也是很艰辛的。比如金莲花软胶囊的研制,他们从项目立项、药材选取、工艺筛选、标准控制、进入大生产等,历经了四五年的时间。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原产地的药材是最好的,由于金莲花主产地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地区,廖志钟他们每次一去就是一个月。采集到样品带回公司检测分析,选出优质药材。针对金莲花的成分特性,廖志钟等人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筛选,最终才会选定合适的辅料,设定合理的提取纯化和成型方法,使其顺利获得国家药品生产批准件,最终顺利投入生产。
工匠就是技艺工作人员,工匠精神指的应该是一种注重技术,注重技能的精神。
打造工匠最根本的就是培养技能,从大处讲是政策导向、文化导向、价值观导向、社会氛围,从实际讲是各种教育、培训、用工的重视,舆论宣传的影响,待遇的平衡等。
———廖志钟
百草油发展史
东晋葛洪初炼百草油明末传承至今仅六代
罗浮山有千余种名贵中草药
罗浮山百草油原产地在罗浮山,位于博罗县境内的罗浮山有“百粤群山之祖”、“岭南第一山”之美称。罗浮山方圆260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脉423座,飞瀑流泉980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其中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是珠江三角洲及其边缘的最高点。
独特的罗浮山地理环境孕育出了3000多种植物,其中有1200余种名贵中草药。自秦至清,罗浮山地区一直是皇家的御用药园。罗浮山的洞天药市,成为广东四大集市之一。
时间追溯到1600多年前,公元327年,东晋道教学家、医学家葛洪定居罗浮山修道炼丹。他在《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中记述了用罗浮山中草药治病的案例。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就是根据《肘后备急方》提炼出了青蒿素。
史书记载当时葛洪采集罗浮百草,熬炼出珍贵的“百草药油”,对风寒肿毒等岭南民间常见疾患有神奇疗效,成为罗浮山一宝,当地民间有“远古神农尝百草,东晋葛洪炼药油”的说法。
百草油创制鼻祖是葛洪
葛洪虽然是百草油的创制鼻祖,他却不是百草油非遗的第一代传承人,因为经过上千年的时间,他当初的药方早已失散不齐。明末清初,罗浮山黄龙观道士陈伯辉四处收集葛洪的古方,挖掘整理加工集成,整整花了二十载春秋炼就“百草油”。《广东省志·宗教志》有载:黄龙观道士陈伯辉创制百草油。陈伯辉的出现,标志着罗浮山百草油的正式创制,他因此成为百草油非遗第一代传承人。
为何400年来,廖志钟才是第六代传人,难道他们个个都因为百草油而长生不老吗?当然不是,廖志钟说,陈伯辉创制百草油后,药方都是在道观道士中传承,秘不外宣,而道士又无史可查,因此他们把这些道士整体作为第二代传承人。
直到近代因为战乱,罗浮山道观的百草油处方和技艺才流落民间,由罗浮山下村民陈玉泉收藏,他便是第三代传承人。抗战时期,陈玉泉为了保护百草油秘方不落入日本人手中,英勇牺牲。其儿子陈乐山为第四代传承人,父亲去世后携秘方避难南洋。
1969年,罗浮山制药厂成立,身为博罗人的陈乐山回国后,将百草油秘方捐献给制药厂。当时制药厂厂长叶国经,以陈乐山的处方和制法为蓝本,结合罗浮山老道士和老药农的方子,延续了百草油的制作技艺,并进行批量生产,远销东南亚,将百草油文化发扬光大,叶国经也成为了罗浮山百草油第五代传承人。
记者手记
中医药的魅力需要更多工匠来发扬
今年9月,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将在罗浮山召开。或许,这不是偶然。去年,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她的灵感就来自葛洪在罗浮山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这一次,让全世界对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再次投来了关注的目光,中国的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罗浮山百草油作为惠州本地最具代表的中医药产品,毫无疑问将成为中医科学大会的一大亮点。百草油可以借此机会打下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品牌。惠州也可以借此机会,挖掘和推出更多中医药文化,打造出更多像百草油这样的代表药品。
当然,中医药的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不是一下子喊几句口号,竖几块牌子,建几栋房子就可以的,它需要有实质的产品,创新的应用,看得见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的中药师拿出真本领,也就是中药界的工匠们要推陈出新,亮出更多看家宝贝。
这可能需要时间的积淀,就像屠呦呦先生,她就是中药界的最高级工匠人物,默默研究一辈子,一举成名天下知。中医药的魅力之大,我们现在也只看到了它的冰山一角。老祖宗流传下来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只要你肯花心思去研究,回报肯定会给你惊喜。所以,我们需要许许多多像屠呦呦和廖志钟这样的工匠们,潜心钻研,将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