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调查:洗车店,你节约用水了吗?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4时35分52秒

洗车

  【慧聪汽车用品网】随着内江市机动车不断增多,洗车行业发展迅猛,从简陋的路边露天洗车点,到大型的汽车美容店,洗车店几乎遍布城区各个角落。那么,这些洗车店的水来自何处?有没有相应的节水设施?洗完车的水排向何处?日前,笔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

  洗车:井水、自来水哗哗地流

  2月20日下午,在市中区双苏路某汽车美容店室内洗车场中,一名工人手执约三指粗的水管正在冲洗一辆黑色小轿车。水管喷出的水柱撞击在黑色的车面上,顺着室内水渠流入地下。一名洗车师傅指着室内的蓄水池告诉笔者,洗车用的并不是自来水,而是井水;冲洗车辆后的废水经水渠流到地下过滤池,处理后再排放掉。

  在东兴区新江路142号附近,有一排排简陋的洗车店。几根水管加一个露天的坝子,就成了简易的洗车场。笔者数了数,在约300米范围内,洗车店有近10家之多。其中一家洗车店的洗车师傅付强告诉笔者:“我们洗车用的水是井水,井有60米深,有再多的车来都可以洗得干干净净的。”笔者连续走访了几家这样的露天洗车店发现,他们洗车无一例外都是用井水,一些洗车店的经营人员还用井水洗衣服,水龙头里的水哗哗地流。笔者了解到,这些洗车店都没有节水设施,而洗过车的水大都没有经过过滤处理就直接沿着门前的沟渠向外排放。

  2月21日上午,笔者在东兴区大千路一家汽车维修连锁店里看见,两名工人正在使用高压水龙头冲洗轿车,店门边湿了很大一片地。洗车店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他们洗车用的是自来水,用水量根据车脏的程度而定。近段时间下雨少,车身都不是很脏,灰尘居多,平均每吨水可以洗5辆车,他们店每天大概洗20辆左右,这样算下来光洗车就至少需要4吨水。

  东兴区太白路一家洗车场的李师傅告诉笔者,尽管洗车场内用的是自来水,水费较贵,但为了让顾客满意,洗一辆小轿车平均用水0.33吨。“开始冲洗一次,打泡(洗车行业术语)后又要冲洗一次,洗一辆车十多分钟,但基本都是在用水冲,你说这个用水量大不大嘛。”李师傅说。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洗车师傅在用水冲洗汽车车身时,高压水龙头从未关过。

  背后:自己打井“不差水”,二次利用成本高

  笔者发现,不管是自来水,还是井水,很多洗车店都或多或少存在水资源的浪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

  付强告诉笔者:“我们这一带的洗车店基本都是用井水,打一口井的花费在2000~3000元。除了打井的钱和最开始买抽水机的钱,平时洗车只花抽水的电费。像我们这口井,深60多米,完全不用担心水不够。”

  与使用井水的洗车店不同,一些使用自来水的洗车店有节水的需求和压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东兴区大千路某汽车修理连锁店的王先生告诉笔者,尽管洗车的水作为特种行业用水,价格远远高于生活用水,但由于“安装循环水利用设备成本昂贵、使用循环水容易侵蚀车身漆面”的双重原因,该店并没有将洗车用水循环再利用,而是过滤后直接排放。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使用自来水的洗车店,其洗车价格高于采用井水洗车的洗车店。

  探索:如何让“生命之源”源远流长?

  对于洗车行业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家住市中区沿江路的陈先生建议,洗车店头一遍可以用中水洗车,最后一遍用清水洗车;车主也应该树立节水意识,减少洗车次数,或自己动手洗车。陈先生说,平时他自己洗车只要两桶水,既经济又节约用水。

  “要在行业内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摒弃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想法,主动采取污水循环利用措施,杜绝浪费。节约用水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家住东兴区东桐路的市民王宇说。

  笔者从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了解到,按照四川省供排水条例有关规定,在有自来水管网覆盖的范围内,原则上不允许私自打井。同时,在城市排水设施覆盖范围内,排水户应当按照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要求,将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网,严禁排水户将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直接或者间接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水的特定排水户应当申请办理城市排水许可证。

  污水随意排放造成的水体污染也是一种浪费。市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去年以来,已多次对城区范围内自备水源用户和供水管网内用水大户进行了摸底排查,目前正在着手开展排水许可证核发工作和城区自备水源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在内江水资源极为短缺的不利情况下,水务部门还将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倡导“计划用水、节约用水”,通过对用水大户核定用水量、严格下达用水计划、严格落实用水奖惩机制等措施,确保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

  采访手记: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内江市多数洗车店都没有安装循环水利用设备等节水设施。虽然安装节水设施从短期来看要多花一些资金,但从长远来看是大势所趋,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已实行强制洗车场安装节水装置的措施,内江也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同时,节约用水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