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化工网讯:目前,我国现有的银行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委托银行开据的一种远期支付票据,票据到期银行具有见票即付的义务,票据最长期限6个月内可以进行背书转让。承兑汇票设立初衷是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当前实体经济下行、中小企业融资相对困难的背景下,出现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过度发展,致使银行催生信贷泡沫,虚增银行存款和贷款规模,导致大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严重“失真”、银行票据大案频发等乱象,给金融市场带来重大风险。另外,在买方市场强势主导的背景下,滥用银行承兑汇票不仅没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运营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反而加大了企业融资难度,企业被迫提高融资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焦云
全国人大代表,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焦云为此提出建议,规范银行承兑票据业务,促进实体经济企业健康发展。
焦云认为,滥用银行承兑汇票,对实体经济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寻求银行融资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银行在当前政策监管条件下,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强势要求企业在正常贷款同时,配比一定数量的银行承兑汇票来融资,一方面银行通过该方式收取高额保证金来增加存款,另一方面通过该方式不会增加银行表内贷款,使银行有更多的空间去腾挪贷款额度增加收入,但对企业来说交存高额的承兑保证金失去了流动性,使企业实际融资可用现金流显著减少。
二、中小企业在处于买方强势的市场下,往往被迫收取大量银行承兑汇票。但是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很多支付,如职工薪酬、水电费用等需要大量现金性支出、企业上游供应商出于计算原材料价格麻烦和税负增加的考虑,一般不愿收取银行承兑汇票,如勉强收取,则会将贴现利息转嫁到原材料价格上,增加企业采购成本,挤压企业利润。企业过度持有银行承兑汇票,难以及时变现或贴现,一旦到了每年年末,大量的经营支付活动需要现金。但是银行年末也在收紧贴现额度、贷款额度、提高贴现利率,甚至间接找理由拒绝贴现,极易导致企业现金流异常紧缺。造成资金期限错配,严重的会出企业现金枯竭,短期债务无法到期偿还,商业信用严重受损,给企业经营发展造成巨大障碍。
三、大量银行票据贴现使企业财务费用大幅增加。由于银行承贴比下降,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将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在小银行或是民间贴现,往往数次转手才能贴现,每次都有中介费用或其它灰色支出,从而抬高资金贴现成本。
四、银行票据滥开已逐渐成为潜在金融风险。近年来,票据大案频发,据新浪财经数据显示:“从2016年年初截止至今,银行票据大案所涉及金额已超百亿元,在票据流转中牵扯到二十几家银行,金融市场的票据乱象也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焦云认为,应进一步落实“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的精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推动承兑汇票交易平台化、电子化以及逐步紧缩或取消实体经济之间票据业务,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建议:
一是监管部门修改银行业务考核体系。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表外核算管理方式改变为表内核算管理方式,从源头上解决银行假借承兑汇票变象放贷的动机,还原银行承兑汇票本来的作用,大幅降低银行承兑业务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存款不作为考核存款业绩的相关指标,激活企业现金流。
二是监管部门协调构建企业与银行的互评体系,营造适合中小企业贷款的外部金融环境,加强监管机构对银行放贷的管理与监督,通过建立企业对银行的评价体系,提升银行对中小企业服务时两者间的平等性。
三是建立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全国性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据电子交易平台,加大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系统应用,以提高银行承兑汇票在贴现过程中的工作效率,降低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