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这34个境外化工项目 肩负着非同一般的历史使命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16分40秒

    慧聪涂料网讯:早在1998年,为了弥补国内钾资源不足,促进钾肥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钾肥企业就选择走出去,到世界上钾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自己的钾肥基地,希望形成“国内生产、海外建厂和外贸进口”三足鼎立之势。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加快落地实施,更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到国外开展钾肥项目。到2018年,中国最早走出去的钾肥企业在境外的发展已有20年。肩负历史使命的这些在外钾肥项目运转得如何?实施过程是否顺利?怎样化解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项目一直密切跟踪的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委会副秘书长亓昭英上周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与分析。

    34个项目进展不一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委会副秘书长亓昭英介绍,目前,我国在境外的钾肥项目共有34个,分布于12个国家。最多的是在老挝,有11个项目在运作中;加拿大的项目仅少于老挝,共有8个;刚果(布)与泰国各有3个项目;埃塞俄比亚目前有2个项目。另外,玻利维亚、突尼斯、俄罗斯、美国、阿根廷、哈萨克斯坦和吉布提各有1个项目。

    在老挝的项目中,有4家企业已经投产,并且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但是,目前这4家企业中,有2家已经停产。除了这4个项目,另外30个项目都还处在申请探矿权、获取采矿权、环评与初设、融资建设等运作中。

    “目前,前期运作中比较顺利的项目,是加拿大的金盛钾肥公司、兖煤加拿大资源有限公司和吉布提钾肥项目。”亓昭英说,“金圣和兖煤的钾肥项目环评已接近尾声,而且这2家企业已经将铁路与码头等物流工作基本商谈完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国外建立一个钾肥基地,一切顺利的话,至少需要8年时间。时间很长,并且投资金额也大,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在这34个项目中,有不少项目刚开始的两年进展还算顺利,但随后遇到了很多问题,甚至项目都开展不下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加拿大的项目为什么被业内人士看好呢?

    亓昭英介绍,春和集团在刚果(布)的蒙哥年产120万吨钾肥项目是非洲最大的钾肥项目,开启了中国大型企业对刚果(布)工业投资的篇章。这个项目2013年7月开始进行建设,前两年进行得非常顺利,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但在企业完全自有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完成了三分之一左右之时,贷款却迟迟审批不下来,原因就是国家对境外钾肥政策实施不到位,相关资金方对于中国钾肥面临的困境理解不够,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该项目这两年已经基本停工。“这个项目非常可惜!这也说明中国钾肥行业存在的大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亓昭英说。

    对于老挝已经建成并投产的4个项目,其中2家已经停产,停产的原因主要就是成本太高。老挝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比较恶劣,开采困难,虽然企业攻克了开采技术方面的难题,产出了合格产品,但是成本还是太高。加上国内钾肥产品价格下跌,导致企业亏损,难以维持。另外2家还在生产的钾肥基地,装置氯化钾年产能为60多万吨,每年产量为40多万吨,运回国内销售的产量不到30万吨。2017年,国内装置氯化钾产能为1520多万吨,产量为1052万吨,境内外装置产能比例为25:1。

    “加拿大资源丰富,政治稳定,法律健全,为企业提供保障,同时,兖煤加拿大资源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资金相对充裕,项目团队比较专业。”谈及加拿大的钾肥项目被看好的原因,她这么说。“另外,德国钾盐集团前段时间在加拿大的新钾矿项目正式投产,给予中国企业特别大的信心。”她补充道。

    亓昭英进一步指出,到2025年左右,世界有可能会减少2000多万吨的氯化钾产能,其一是位于加拿大萨省的属于美盛公司的K1、K2两个钾肥矿井,将完成其历史使命,2024年关闭后,将减少400多万吨的氯化钾产能,而目前该公司正在建设的K3矿预计采矿能力仅为170万吨(氯化钾);其二是加拿大最大的钾肥企业PCS的竖井已使用了50多年,将陆续关闭;其三是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的3号矿井于2015年底前发生透水事故被迫关闭,地质专家认为10年内,该公司其余矿井将因为同样原因被关,这将影响1000多万吨氯化钾产能,同时白俄罗斯的钾矿也大多到了服务年限;其四是中国钾肥届时也将因为资源等问题可能减产。这对于有着20多年积累的中国境外钾肥项目,特别是其中的优质项目来说将是一个大的良机。

    急盼国家政策支持

    对于国内钾肥企业走出去遇到的风险,亓昭英副秘书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她指出,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审时度势,衡量自身条件。钾肥企业在国内就要技术储备、市场储备以及人才储备,在这些方面都需要具有优势,才能考虑走出去。业外人士想投资这个领域,一定要和业内人士进行深度结合,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背景、发展前景以及技术进展状况,才能进行下一步。

    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选择社会政治安定、经济稳定、政策有保障、法制健全的国家作为投资场所,如加拿大、老挝、刚果(布)、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走出去的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和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深度交流,得到支持。在项目的选择上,尽量通过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选择沿线国家,更能得到政策上支持。

    企业肩负历史使命

    从国内来看,钾肥企业走出去,能够把我国不多的钾矿资源尽可能地留给子孙后代,促进我国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016年我国可溶性钾资源的查明资源量是10.57亿吨氯化钾,储量相比2015年有进一步下降,能够开采的年限已经非常少了。未来在境外建成总产能达到1000万吨钾肥的生产装置,对于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将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从国际上来看,钾资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企业尽快走出去,在海外巨头还没有垄断钾肥市场的时候,就要布局投资海外生产基地。只有这样,中国钾肥企业才能在国际上发出更强音。

    “可以说,走出去的钾肥企业肩负历史使命。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有志之士对境外钾肥基地的建设能够给予大力支持。在现有的34个项目中,进行认真筛选,重点投资,推动境外建设修成正果,最终反哺国内市场。”亓昭英副秘书长呼吁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