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红薯叶延缓衰老 老人太瘦难长寿?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42分54秒

    【慧聪食品工业网】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每周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

    红薯叶才是真正的绿叶菜之王常食红薯叶延缓衰老

    以前,红薯叶都被弃之不用,人们只取根茎食用。而近些年,红薯叶保健价值被逐渐得到认可。它是极为优秀的绿叶菜,综合营养价值数一数二,可以说是营养全能王。

    红薯叶的胡萝卜素含量达到近6000微克/百克,比胡萝卜还高将近1.5倍,而且其蛋白质在绿叶菜中也是佼佼者,维生素C比柑橘要高出一倍多。其他的营养素含量也都名列前茅。特别是红薯叶中有丰富的黏液蛋白,它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而且常食红薯叶有一定可延缓衰老的食疗作用。

    千金难买老来瘦,但老人太瘦难长寿

    老年人代谢能力弱,脂肪易堆积。为了躲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不少老人坚信“千金难买老来瘦”,盲目拒绝肉、蛋等食物。然而,老人瘦和贫血的问题远比肥胖更加突出。

    如果老人过瘦,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常常会精神不振;过瘦的老人由于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少,往往经不起疾病尤其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磨,使痊愈时间延长;老年人太瘦还是导致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早餐四原则:主食肯定不能少

    早餐是三餐中很重要的一餐,所以我常常会有自己的早餐原则:一是有足量主食(我一天三餐的热量分配粗估为早餐占40%,中、晚各30%)。二是保证含丰富优质蛋白质食品。三是一定量蔬果。四是少许坚果(亦可做上午10点的零食),来满足身体所需营养。

    主食肯定不能少,否则怎么能扛得了一整个上午。通常会是什锦面条(内有香菇、黑木耳、黄花菜、豆干片),或者鲜奶燕麦片又或者杂粮粥、葡萄干粥、奶酪面包、煮玉米(把它当主食吃,而不应该是副食,吃了玉米,就要少吃点别的主食)、花卷等,这些都可以用来当主食。

    滋补品吃错反伤身?两类人慎吃枸杞子!

    说起枸杞,人们一般都是会想到它的好处,知道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物,的确,枸杞的作用有很多,它还可起到很好的补肾效果,但是凡事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枸杞也有它一定的缺陷存在,那就是吃法不正确,或者是触碰到一些禁忌的话,就会产生副作用了,那么,枸杞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枸杞子适合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过程,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枸杞子含甜菜碱、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磷、铁等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过量食用枸杞子会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红胀不舒服等。

    老人养生不妨糙一点

    很多老人向往精致美好的晚年生活,饮食和生活都精打细算,结果让自己疲惫不已。其实,日子过得“糙”一些,反而更容易收获健康和幸福。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显示,吃一碗白米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比两罐含糖饮料还要多,每天多吃一碗,患糖尿病风险提升11%,而在白饭中加入20%的糙米,患糖尿病风险则降低16%。

    谷类为主是理想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应该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克~100克。

    如何吃紫苏?专家送你4个食谱

    神奇的叶子可不止茶叶。在华南、华东等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之地,其实还有一种神奇的叶子——紫苏叶,长久以来,被我国人民用作食材。除了日韩料理里将紫苏与海鲜、烤肉同食,还能如何吃紫苏?专家赠你4个紫苏食谱。

    紫苏叶,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叶背色紫,叶面色绿,有特殊的香气,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南等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地区,以广东、湖北、河北地区所产者质量较优。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叶富含挥发油、紫苏醛、柠檬烯等物质,有镇吐、镇静、抗病毒、促进小肠蠕动、止血等的功效。日本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剂量紫苏叶配合速尿使用,具有解河豚鱼中毒的功效。在日韩料理中,厨师常将之与海鲜或烤肉等食物搭配食用,不仅味道独特而且食后不会有食滞饱胀感,因而很受欢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