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年以前,我曾经出过一篇听说你是百万调音师,调音台你会用吗?向大家介绍了调音台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旋钮跟推子是用来干嘛的。
如果你还没摆脱调音台密集恐惧症,可以先跳转过去看完再回来,因为接下来的内容都建立在那一篇文章的基础之上。
以防你懒,不想跳转过去看,我们先来简单“回忆”一下那一篇文章的内容。调音台的主要职能是将许多不同的轨道混合在一起,最终变成一个立体声轨道,最后变成我们听到的歌曲。
所以别看大型的调音台上有好几百个旋钮跟按钮,但实际上它们只是一个通道的复制粘贴而已,我们只需要看懂一个通道,剩下的通道也就明白了。当时我是纵向给你介绍,因为调音台的最小单位——通道条(Channel Strip)本身就是竖着放的。
但调音台并不单单由通道条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部分,这些部分同样重要,但我们不能再用纵向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部分,我们需要换一个方向,也就是用横向的思维去理解这些部分的作用。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除通道条以外的其他部分:(PS:接下来的内容普适性很高,不需要你拥有一台真正的调音台,事实上所有的音乐宿主软件都离不开这些功能;实际上我身边也没有实体调音台,所以下文很多图你都能看到其实只是Ableton)
“BUS”这词其实相当常见,但有的混音教程都是默认观众懂这么个东西,所以全程都只会BUS前BUS后的,但并不会详细解释BUS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那BUS究竟是什么?公交车?先别笑,它的作用还真的跟公交车有几分相似的,只不过我们并不会把它翻译成公交车(就像合成器里的Envelope不叫信封一样),我们更倾向于把BUS翻译成总线,而它的作用也正如它名字一样,就是将各个原本独立的轨道内容(比如吉他、鼓组和人声等)汇聚到一起。
音乐宿主软件里最后的输出其实就是一条总线,通常会被标注成Master,而它的全称正是Master Bus,也就是母带总线。
当你打开Ableton的i/o面板,你会发现每一条轨道的输出其实都默认指向到Master Bus上,所以当我们要导出自己的歌曲时,我们导出的其实是母带总线上的内容(其他DAW同理)。
这符合我们上面所说的总线的作用——将原本独立的轨道汇聚到一起,这也正是一个调音台最基本的功能。
二.编组总线(Group Bus)
除了母带总线,一些大型的调音台还会有一些编组总线(Group Bus),比如下图这个我假想的调音台,它就有1/2与3/4这两条立体声编组总线。
在每一台通道条的推子模块中你都可以看到立体声编组总线的分配按钮。
按下其中一个按钮,就会将当前轨道的信号从直接指向母带总线变成指向对应的编组总线,但编组总线的输出是指向母带总线的。
如果我们将所有分轨汇聚到母带总线的这个步骤称为最后一级混合的话,那么编组总线就是最后一级混合的前一级混合。
但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级混合?
举一个例子:比如我现在除了一轨主人声以外,还有一轨叠唱,还有四轨和声跟和声的叠唱,这样我一共有六轨。
当我通过对分轨的处理,确认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我就想把这六个轨道看作一个整体,因为本质上它们全都是人声轨道。
随着其他乐器的加入,我可能要调整它们跟其他乐器的音量关系,这个时候如果我不将它们编组的话,那么每次我都要同时操控六个推子,很麻烦。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六个轨道编组,这样我们只需要操控一个推子就能平衡人声跟其他乐器的音量关系。这就是编组总线存在的意义。
实体的调音台上编组总线的数量是有限的,但音乐宿主里面的编组总线通常是无限制的。
以Ableton为例,理论上可以创建无数条编组总线,但具体能创建多少条取决于你电脑的配置。除此之外,Ableton里的编组总线还能套娃,也就是编组再编组(这是Live 10新增的功能),所以会更加的灵活。
适用于乐队表演、小型场馆、剧院、宗教场馆、录音棚等
上文提到的编组总线按钮像是一个开关,当你按下,轨道的所有信号将会发送到对应的编组总线,一滴不剩 。
辅助总线(Auxiliary Bus)则可以控制发送量,说人话就是可以通过一个旋钮来控制发送到辅助总线上的音量大小,但原本的轨道输出仍然指向母带总线,所以辅助总线是可以实现我们之前说过的并联压缩效果的大家都在谈的平行压缩/并联压缩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要使用它?。
除了并联压缩效果之外,辅助总线更常用于挂载混响这样的效果器。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发送量来控制不同的干湿比,从而实现不同乐器的前后摆位——大发送量的乐器听上去会比小发送量的乐器更靠后;其次是可以节省硬件资源,不管你是实体的调音台还是音乐宿主软件里的虚拟调音台,一个混响就能解决的事为什么要加载十几二十个呢?
跟编组总线一样,不同调音台上辅助总线的数量也是有限制的,在Ableton中用户最多可以创建12条辅助总线(Ableton中称为Return Track),每增加一条辅助总线,普通轨道的Send Section中就会增加一个对应的旋钮用于控制发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