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食谱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10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3时07分25秒

    【慧聪食品工业网】秋季养生要防燥,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主要。

    营养原则

    秋季三个月的饮食总原则: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蔬菜。秋季的养生准则与春夏两季截然不同,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即平稳地完成夏冬两季热、冷的交替。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巩固摄人体内的正气。由于天气干燥、凉爽变化不同,饮食原则可依据节气的变化相应调节。

    补肺润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软、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补充人体的水分,以防止嘴唇开裂等气候干燥对人所产生的直接伤害;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食物或药物补养肺阴,防止因机体在肺阴虚的基础上再受燥邪影响,产生疾病。早晨饮淡盐水,晚上饮蜂蜜水,既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养生抗衰的重要内容。总之,秋季进补要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

    1、枸杞核桃粥

    枸杞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养阴润肺、延年益寿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视力减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症。而核桃有补心健脑、固肾润肠的功能,所含丰富的维生素B和E,可防止细胞老化,能健脑、增强记忆力及延缓衰老。

    【做法】:枸杞20g、核桃50g、粳米100g、陈皮5g。将米、枸杞、陈皮洗净,核桃去壳,加入适量清水,按常法煮粥,粥成后调味(依个人口味加适量糖或盐均可),待温后即可食用。

    2、鸭梨薏米粥

    梨能润肺清火、补阴润燥。鸭梨薏米粥能清心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利湿,适用于慢性气管炎、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做法】:鸭梨500克,薏米100克,冰糖30克。将薏米洗净,清水浸泡后捞起沥干;鸭梨洗净,去皮、核,切成小丁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烧开后熬煮至熟即可。每天早、晚分食两次。

    3、玉米南瓜粥

    《本草纲目》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南瓜所含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进溃疡面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玉米性平味甘,可以入肝、肾、膀胱,帮助身体利尿消肿、健脾渗湿、清湿热。

    【做法】:南瓜13个、玉米粉、糯米粉、冰糖适量。将去皮切块的南瓜放入沸水中隔水蒸8~10分钟,然后将煮烂的南瓜压成面糊状。锅内加凉水,玉米粉、糯米粉放进后搅拌均匀,然后点火开煮,加冰糖,适时搅拌防止粘锅底。开锅将南瓜放入,继续搅拌至开锅,再煮个2~4分钟即可起锅。

    4、玉竹粥

    中医认为,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经。可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玉竹熬粥早晨喝,适用于中老年人肺阴不足,肺燥咳嗽,干咳少痰,烦渴口干,咽干舌燥,低热不退。

    【做法】:玉竹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玉竹洗净放入沙锅,加清水煎1个小时后取汁;粳米洗干净;把粳米与汤汁同熬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调匀即可。早晚热服,连服5日,间隔1-2日,可再连服5日。

    5、红豆百合粥

    红豆百合粥是一款甜糯的营养早餐,红豆利水消肿,百合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二者搭配煮出来的粥有利于女性滋补养颜。

    【做法】:百合、红小豆、大米、冰糖(或蜂蜜)、水。红小豆洗净浸泡10小时(头一天晚上泡)。百合用温水泡胀。大米淘净放入电饭煲,连同红小豆、百合一起放入,加水煮40分钟,加入冰糖溶化即可。

    6、熟地黄杞菊粥

    中医认为,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适宜此季进食。此粥适用于精血亏虚之头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也可用于肝血虚燥、肝阳偏亢之头痛目眩、心烦、失眠、多梦、口干苦等。

    【做法】:熟地黄20克,枸杞20克,菊花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熟地、枸杞水煎(瓦锅)取汁;将菊花入沸水沏泡,待用;取粳米常法煮粥,粥将熟时加入熟地、枸杞水煎的汁,煮至粥熟,后加入菊花再稍煮,即成。食用时加冰糖调味,早晚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