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发展面面观 双轮驱动快速发展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3时16分45秒

    慧聪安防网讯 随着大数据的应用和智慧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以体现。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及应用,新时期物流业呈现仓储智能化、平台信息化及供应链持续优化新特点。那么,目前智慧物流行业发展究竟如何?本文从数据、政策、企业、人物四个角度分析。

          智慧物流发展面面观双轮驱动快速发展

智慧物流发展面面观双轮驱动快速发展

    数据观

    近年来,电子商务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智能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智能物流市场规模较大。

    以自动化物流系统来看,2001-2013年,自动化物流系统市场规模从不足20亿元迅速增长至360亿元,复合增速30%。2014年,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近5100家,各类物流园区754个,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快,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为流通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而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同比增长33.3%,未来5年冷链流通需求CAGR约为25%,至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因此对于物流地产和固定资产的投资也趋于旺盛。2015年我国供应链管理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美元。从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2016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客运结构持续优化,货运量、港口吞吐量主要指标走势“前低后高”,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完成2.85万亿元。据透露,2017年交通运输部将重点推进11条物流大通道和85个节点建设,落实优化网络货运结构、改善节点服务功能、提升货运组织水平、强化运行协同管理、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等5项重点任务,力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物畅其流、集约高效、智能绿色的物流大通道体系。

    政策观

    2010年工信部发布了《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2010-2015)》,其中主要任务是提高社会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高政府的物流服务和监管水平、提高重点物流行业和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企业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设施设备和物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化军民结合体系建设、推进物流相关信息业和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

    201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今夕监测网络基本建成,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和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监测覆盖率达到70%以上,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是其主要目标。

    2012年2月,商务部发布《关子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促进仓储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仓储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对于建立健全我国现代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引导仓储企业由传统合结中心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照务高特受。在服务方面由仓库出租向仓库管理、库存控制、加工包装、分拣配送等多功能增值服务发展;在技术方面由平面堆放、人工操作向立体化存储、单元化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操作发展;在管理方面由分散、粗放式经营向精益化、标定化与信息化发展。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加工配送率达到40%,仓储服务达标率提高到40%,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40%;仓库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明显加快,流通环节仓储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显著下降。

    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物流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2015年8月11日和13日发改委再次发布消息,出台《多措并举推动现代物流加快发展》和《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等配套政策,要求多措并举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十三五”将是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

    2015年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确定了石家庄、郑州等37个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唐山等66个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以及“3纵5横”国家骨干流通大通道。《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中表示,我国骨干流通网络的基础初步形成,但是骨干流通网络还不健全,流通网络东西部节点密度差距过大,城市之间流通设施缺乏统筹协调,流通组织化程度不高,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流通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流通效率的提高。《规划》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等战略部署,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确定2015-2020年“3纵5横”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体系,明确划分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区级流通节点城市,并提出完善流通大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流通设施、提升流通节点城市信息化水平、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完善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发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提升沿边节点城市口岸功能、促进城市商业适度集聚发展、强化流通领域标准实施和推广等九项重点任务。

    2015年8月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同时,《通知》中提出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为8%,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约60%提高到70%,按照2014年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计算,到2020年我国第三方物流仍有万亿发展空间。

    2016年12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了将重点推进的5项任务。一是优化网络货运结构,着力推进通道内铁路货运、内河水运发展,加强公路繁忙区段扩能改造,连通重点沿边口岸,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引导铁路和内河水运在长距离、低附加值货物运输的分担比例稳步提升。二是改善节点服务功能,以联运枢纽所在城市为核心,推动建设一批影响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并配套完善城市对外运输通道、强化城市内重点港站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三是提升货运组织水平,重点强化多式联运及同一运输方式干支运输的协同高效。四是强化运行协同管理,在通道上推动建立区域间、部门间政策的协调联动机制。五是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重点在通道内推动建立由物流单元、运载单元、运输工具、转运装备组成的运输装备标准体系。

    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表的《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指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世界领先,装备制造技术快速进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等现代导航信息技术在民航运输、物流配送中广泛应用。北斗导航系统成为第三个面向国际航海应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企业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