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制药工业网】
尼美舒利似乎成了儿童退烧药中的三聚氰胺。“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数起死亡事件”——一则出自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2010年11月在京召开)的传言与质疑,经由媒体推波助澜,在中国引起了一场药品安全恐慌。 面对各地药店的主动下架,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芝药业)急了。 目前中国医药市场70%的尼美舒利产品由该公司生产。2月14日,康芝药业紧急停牌并发公告澄清,表示媒体提及的“尼美舒利颗粒”会导致严重肝损害、死亡等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是某些人的主观臆断,是针对“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由康芝药业生产)的恶意攻击。 康芝药业董事长洪江游更指称事件幕后策划人为强生公司,并向海南工商局提交“强生公司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压海南医药龙头企业的投诉信”。海南工商局已受理该案,海南药监局也开始介入调查。 “瑞芝清”的生产及销售状况左右着这家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水平。据康芝药业的招股书,瑞芝清在2007年、2008年、2009年的销售毛利润占公司同期销售毛利润的比例分别为72.89%、84.67%和89.54%。而在国内儿童退烧药市场上,以尼美舒利为主要成分的瑞芝清、以布洛芬为主要成分的强生美林、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的强生泰诺林三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是解热镇痛药物的主打品种。 至于民众,关心的则是,尼美舒利的副作用究竟如何?是否真的比同类药物严重,不应用作儿童退烧药? 危险性差异 在2010年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上,有专家报告说,“尼美舒利在用于儿童退烧时,对中枢神经和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频频出现,根据中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在尼美舒利上市的六年时间里,已发生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出现,甚至有数例死亡病例?” 事实上,从尼美舒利诞生开始,其命运就历经波折,国际上对该药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止过。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均属此类药品),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尼美舒利1974年获得比利时专利,1985年在意大利首次上市,目前全世界超过50个国家,包括意大利、法国、希腊、瑞士、墨西哥和巴西等都在使用该药。 2002年,因怀疑严重的肝脏毒性事件可能与使用尼美舒利有关,芬兰暂停使用尼美舒利。随后西班牙、土耳其也相继禁用该药。 但在2003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一篇论文《尼美舒利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肝毒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该论文通过在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期间对意大利翁布里亚40万病例、200万张处方的对比研究,肯定了尼美舒利解热镇痛的有效性,同时得出其肝毒性与其他同类药物相似的结论。也就是说,尼美舒利的肝毒性并不比同类药物更大。该论文称,年龄才是产生肝毒性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