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有药进了“目录”反而涨价

   2020-08-17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7日 11时15分10秒

    【慧聪制药工业网】两会上的建议和提案什么时候能有回复?在昨天下午举行的人大代表建议集中办理会和政协联组会议上,代表委员与政府官员面对面地坐到了一起,“百姓日常生活离不了的清凉油、创可贴为啥不是基本药物?”“入园难的问题啥时候能解决?”“新爸爸能不能也有产假休?”……代表委员们频频发问,官员们一一作答,会场仿佛成了办公场所。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问题在昨天会议现场就得到了回应。

    进了目录的药为什么涨价

    调查:有药进了目录反而涨价了

    零利率的基本药物制度减轻了老百姓负担,自去年在全省试点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但细心的董毕代表仍从中发现了两个“不理解”。一是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不能完全满足基本用药的需要。她举例说,“一些价廉物美的产品比如清凉油、创可贴就没有列入目录”,还有些老百姓常用的“经典”产品也被排除在外,比如达克宁等等。

    而她更不能理解的是,一些药品的省招标价不降反升,甚至是暴涨。董毕代表调查了泰州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部分药品的价格。其中复方丹参片原进价2.45元,现在的中标价则是3.8元,脉络宁注射液从8.8元涨到了9.2元,倍他乐克从7.5元涨到了8.19元,涨幅较大的替硝唑氯化钠则从1.28元飙升到了5.12元。

    回应:确实有不少产品涨价了

    省卫生厅副厅长陈少军现场回应说,基本药物制度确实起到了平抑药价、减轻病人负担的作用,简单计算一下,整整为老百姓节省了10亿元开支。但陈少军也并不讳言,部分地区、部分品种确实在涨。“我们在南京、苏州、盐城等8个市进行了调查,去年我们搞的招标一共入选了5665个产品,其中不少价格是涨了。高的品种中,有一半是5元以下的药品,四分之一是5-15元的,还有四分之一是15元以上的。”

    释疑:涨价的原因主要有三条

    那么为什么涨价了呢?陈少军说,一是实行招标采购时,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参考基准价选的是次低价,而不是最低价。他举例说:“苏州市反映较大的治疗高血压的药品施慧达,先前在苏州零售价是27元,镇江36元,常州、南京36.5元,淮安、盐城、连云港(601008,股吧)38元,泰州53元,南通55元,我们定的基准价是次低价,36.5元,最后入围价格是35.3元。这个价格比全省大部分城市的招标前价格要低,比外省的价格也要低,比如海南是47.6元。但苏州市高了,所以他们有反映。”

    第二,国家发改委调高了一批价格,307种药品12%价格升高,主要是低廉价格普药,不调价,就没人生产供应了。比如破伤风抗毒素,由于价格太低,原来全国仅有的两个厂家都不愿意生产,即使调了价后,也只有一家肯生产。

    第三,各地选药注重品牌,会在5000多个产品中选取一部分在当地销售。陈少军指出,比如复方丹参片,全省共有16个产品入围,最低的1.21元,最高3.8元,而泰州选的是3.8元,这也就是董毕代表发现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