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风口来到“Mini/Micro LED时间”

   2020-08-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7日 11时16分33秒

    慧聪LED屏网报道    

  8月14日-16日,主题为“创新共享 开放合作”的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0)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展会同期举行了“2020中国国际显示产业大会”。在今日(15日)举行的主论坛之一“2020Micro LED产业技术峰会”中,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江风益、TCL工业研究院新型显示技术部总监谢相伟、雷曼光电董事长兼总裁李漫铁、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彭俊彪、兆驰光元显示事业部总经理刘传标等行业领军人物针对Mini/Micro LED做了深度分享。

  高工新型显示择选了上述嘉宾的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分享。就Mini/Micro LED,大咖们说了这些: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江风益:作为显示来说,蓝光用氮化镓,绿光也是氮化镓体系,红光用的是磷化镓。那么在Mini LED上,红光尺寸小一点可以过得去,但进入Micro LED,目前的红光就遇到了挑战。这里面的发展趋势是,用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做红光,也就是说Micro LED三基色用第三代半导体,而不是用第二代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可靠性好,可以满足巨量转移要求。

  TCL工业研究院新型显示技术部总监谢相伟:TCL华星和三安光电合作,是要快速实现Micro LED的产业化。我个人认为,Micro LED要成功,合作非常关键。从技术层面,显示面板、LED芯片、设备制造、基础材料、转移技术等都要合作。

  得益于潜在性能优势,Micro LED是下一代显示重要的技术方向。从应用、市场的角度,Micro LED有机会在穿戴、车载、超大尺寸显示获得应用。未来随着成本的下降,将进一步提升Micro LED的市场渗透率。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彭俊彪:液晶雄厚的基础让它不断地往前推进。新的技术也是在往这个方向靠,如果不能往这个方向靠,将来在市场的位置上就会受很大的影响。就Micro LED看,我认为TFT会代替PCB,否则Micro LED成本会很高。

  雷曼光电董事长兼总裁李漫铁:在Micro LED领域,像素引擎技术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这个技术能够将像素的数量理论上有4倍的提升,等效的视觉效果有2-3倍。我们未来将2K变4K,4K变8K,通过像素引擎的方式来实现。一句话,用更少的钱提升更多的像素,提升它的商业价值。

  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教授、学科带头人龚政:判断巨量转移的技术具不具有先进性,首先要看是不是选择性转移,意味着想转移的地方就抓取,不想转移的地方就留在衬底上。这样可以节约Micro LED的材料,不需要浪费暂时不用的Micro LED。

  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发总监蒋振宇:我相信未来的Micro LED一定是LED照明、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三大产业链重新的融合、整合和升级,而且完全不同于这三个产业链。

  兆驰光元显示事业部总经理刘传标:Mini LED要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要解决四个问题,良率的问题、效率的问题,工艺管控的问题和品质管控稳定性的问题。

  瑞丰光电研发总监韩婷婷:我们发现Mini LED背光加上LCD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组合体,走到显示的赛道中来。不单是LCD延长生命周期的“黑科技”,还是消费者下一个最喜爱显示产品。

  目前Mini LED有四条技术路线:Glass、Plastic、Silicon、PCB。从价格角度看,TFT、PCB两条技术路线都是我们期待的,未来TFT更具优势,要解决问题也更多。

  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刘召军: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高性能氮化镓Micro LED器件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和热稳定性,工作条件下温度上升对显示不产生影响。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氮化镓红光发光的问题,二是如何继续降低成本。

  深圳扑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徐冰:量子点技术是实现Micro LED最好的解决方案之一。我们现在可以实现90秒内打印240PPI、G2尺寸的面板,未来3-5年内将开发更高精度、更大面积的打印技术,配合Micro LED更高精度、更高分辨率的发展进程。

  康佳集团显示设计与工业设计中心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林伟瀚:康佳去年投了300亿做Micro LED产业,目标绝不仅仅是8K的屏,我们想做半导体产业相关的东西。

  另外我认为Micro LED这个行业是大家一起合作的行业。作为终端,康佳希望有终端材料的突破和合作,包括背板的技术等。这个产业一定是大家做起来的,如果大家都起来,我相信这个行业会风风火火。

  深圳思坦科技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邱成峰:Micro LED是解决我们卡脖子问题很有前景的一个技术。从产品路线上,Micro LED分两条路,一是不需要巨量转移,但只能做小屏;二是需要巨量转移,为了解决成本问题,预计在手机上实现应用还需要4-5年时间。

  中微半导体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杜志游:Micro LED未来不光是LED的,而是LED将来和IC、平板显示的结合。

  另外我感觉到,Micro LED精密的程度在量产质量上到了极限,以前我们忽略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比如缺陷,这跟下游、材料可能有关。作为设备商,我们希望跟制造商、IC厂商等合作、交流,一起把Micro LED的进程推得更快一点、更好一点。

   优质商铺推荐:深圳市盟思拓科技有限公司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