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020-08-17 聪慧网sxxjymy7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7日 14时41分39秒

    【慧聪汽车用品网】我们通常认为把汽车销售出去以后围绕汽车所形成的市场叫做汽车后市场。它大致包括汽车维修与养护、汽车配件供应、汽车改装与美容装饰、汽车用品,汽车车载电子电器市场、二手车交易等细分市场。

    汽车后市场在成熟的汽车大国如美国、日本、欧共体等国家,其与汽车前市场的利润分配比例是7:3。我国的汽车产业连续多年都在以两位数增长,国内汽车保有量已超过5200万辆。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汽车销售达到了849万辆的规模,超过了日本550万辆的总销量,位居全球第二大市场。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3700~4000亿。

    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无论从前景、规模还是利润来分析,都显示行业发展尚存无限空间。那末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大家关心的汽车后市场这块大蛋糕如何瓜分及什么时候开始瓜分较合适。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几组数据来得出出一些结论。

    (一)、从国际知名汽车服务企业大举进入中国看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备受世界瞩目,外资与本土企业竞相进入,已形成抢占市场的态势。特别是老牌的外资企业都是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把握较好的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来抢占市场。现在已经有不下30家国外知名汽车服务企业宣布了进军中国市场的计划。

    以下几家公司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固特异:其在中国的700多家零售店已经摆上了杜邦、壳牌、德尔福、辉门的产品。固特异希望在2008年之前,实现轮胎销售收入只占到零售店的25%,剩下的75%来自汽车服务。其对手米其林也在去年签署了类似的零售合作协议,米其林的名单上包括江森自控、BBS、立中和Hunter。

    博世:从2001年开始就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博世专业维修”网络店。它的较早一批经销商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当地汽车服务领域的知名品牌。博世的目标是,到2013年将在中国的汽车专业维修网络发展到1500家,覆盖全中国。

    德尔福亚:为了配合在中国大力开拓汽车后市场的努力,德尔福亚太区售后市场总部从印度搬迁到上海。德尔福正在着手建立一个覆盖全国,专为柴油车提供维修服务的维修店网络。

    霍尼韦尔:与博世和德尔福相比,霍尼韦尔算进军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后来者。该公司在中国的3家直营汽车养护中心4月正式落户上海,这些以中文“霍尼韦尔”命名的汽车服务中心将直接面向中国汽车终端用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包括霍尼韦尔汽车配件和养护产品。

    黄帽子:日本汽车用品连锁品牌之一的黄帽子在2002年进入中国,为客户提供从汽车用品、零配件批发零售,到汽车检测、各种维护保养、钣金等全方位、“一站式”专业服务。在商品经营战略方面,黄帽子积极采用品牌商品,并采购潮流的进口汽车用品,让顾客体验新的汽车用品文化和汽车休闲生活,力求向顾客提供物超所值的商品。它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是2008年以前拥有9家直营店,20家加盟店,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

    蓝霸(NAPA):美国蓝霸(NAPA)2006年开始进入中国。蓝霸是汽配连锁超市模式的代表,有“超市中的沃尔玛、连锁中的麦当劳”之称,这种模式集整车销售、零部件供应、装饰维修、信息平台、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等汽车相关联市场为一体。它把超市的概念引入到汽配市场,主要面向私人用户,特别是DIY用户,连锁经营带来的利润回报率比卖整车要高。

    此外,美国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巨头辉门公司、壳牌的汽车快保品牌“捷飞络”、通用汽车的AC德科,以及日本澳德巴克斯。也在加速在华扩张,对中国汽车后市场跃跃欲试。从各大跨国公司的态势来看,他们已经同时看好了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并做好了过分这块大蛋糕的准备。

    (二)、从车载电子电器市场巨大潜力的爆发看中国的汽车后市场汽车电子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动力控制、底盘控制、车身电子和车载电子。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在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直接推动下,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继续高速发展,全年汽车电子产品销售额达到867.6亿元,年同比增长高达40%。成为国内增速较猛的产业之一,未来汽车电子将达2400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轮增长中,除了传统的动力控制、底盘控制等电子产品继续挺进之外,车载电子更是表现出强劲的增势,其在整个汽车电子市场中占据的份额已经达到了17.5%,市场总销售相较于2005年同比增长了45%。其中车载MP3和GPS(卫星导航)这些车载音响的升级换代及新型车载电子产品的高增长起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以GPS(卫星导航)为例,据统计,日本的汽车车载导航安装率高达59%,欧美约25%。与之相比,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拥有车载导航设备的车辆不足10万辆,相对于52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来说,普及率非常低,不到1%。国内GPS导航系统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慧聪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GPS汽车导航市场将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底,汽车GPS导航产品市场将可达到100亿元的规模。这就不难理解车载电子电器何以被称为汽车后市场的“蓝海”,其强劲的爆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事实上,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是汽车后市场高速发展的风向标。

    (三)、从二手车迎来高速发展看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二手车销量大于新车的销售量是成熟的汽车后市场标志之一。

    美国:美国是一大汽车市场。2006年,全年新车销量为1650万辆,二手车销量达到4250万辆,是新车销量的2.57倍。

    欧洲:2006年,欧洲二手车交易额为22400万欧元,其中新车的交易量为1800万辆,二手车的交易量为3600万辆。

    我国自2004年以来,二手车市场连续3年增长率高达30%。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与新车交易量差距正在缩小。从2003年私家车大规模出现至今,已经步入了第四个年头。依据大部分用户集中在第五年换车的调查结果推测,2008年车市将步入一个换车高峰期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224.7万辆(已经超过前年全年总量),同比增长27.57%;轿车交易107.53万辆,同比增长42.16%。二手车交易量增速高于新车销量增速4.38个百分点。前11个月交易额总计900.3亿元,同比增长51.9%。其中,轿车558.62亿元,同比增长68.55%;客车154.01亿元,同比增长48.83%;货车114.59亿元,同比增长34.98%。二手车销量的高速增长,预示着汽车后市场爆发期已经临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