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被动房的五大健康理由

   2020-09-01 聪慧网sxxjymy70

 【慧聪新风网】1991年,地球上第一座被超低能耗建筑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市(Darmstadt)建成。目前,被动房屋标准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等级的建筑节能标准。

 超低能耗建筑不仅使家居达到了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等各种最佳指标,彻底解决了四季温差的问题,还完全阻隔了雾霾等有害气体进入室内;加之超静音和无尘的环境,为老人和孩子的健康撑起了绿色保护伞。

 恒静:告别噪音污染引起的高血压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称,噪音导致的烦躁等情绪可能使人睡眠不佳,并由此引发或诱发心血管疾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庄晓东表示,急性噪音暴露常引起高血压,在100分贝十分钟下肾上腺激素则分泌升高,交感神经被激动。在动物实验上,也有相同的发现。虽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致,但最近几个大规模研究显示长期噪音的暴露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的关系。全国有近2/3的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生活着。中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噪声每上升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在70分贝到90分贝的噪音中呆5年,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高2.47倍。而被动房可保证卧室、起居室和书房中的噪音常年低于30分贝,安静舒心的环境可以大大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并有效的控制高血压。

 恒温、恒湿:远离糖尿病并发症、关节炎

 有研究表明,室温过高会造成温不良引起体温升高,血管扩张、脉搏加速;室温过低,又会使人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和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老年人居住在被动房中,舒适的身体状态和舒畅的心情能使毛细血管舒张平衡,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脑卒中和关节炎发生,维稳健康。

 被动房内的特有的空气过滤净化处理技术,过滤效率超过90%,能在室外空气PM2.5浓度较高的情况下,保证送入室内的新风依然洁净,让老年人远离雾霾和呼吸系统疾病。

 新风:降低孩子患白血病风险

 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普通建筑中,通常采用的开窗通风换气并不能完全释放房间内的甲醛,而被动房的新风系统24小时运行,源源不断给室内输送清洁新风。其特有的过滤净化处理技术,过滤效率超过90%,保证送入室内的新风洁净,孩子因家装而患上白血病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恒洁、恒氧:让呼吸更安全

 过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调查数据显示,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总患率为12.3%。过敏源无处不在,空气中的灰尘或者花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过敏。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学系主任尹佳教授表示,雷雨后爆裂的花粉微粒不仅会引起哮喘患者发病,或也可引起那些花粉症的非哮喘患者产生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喉头水肿等症状,甚至休克或死亡。被动房通过空气换气机进行有组织的通风,能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及花粉等过敏源,对空气做有效清洁并且能把室内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1000ppm以内,使室内氧气充足,保证孩子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洁净安全的。

 恒湿:让孩子跟过敏说再见

 适宜的空气湿度对孩子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适宜的空气湿度是30%—60%,过于潮湿则易引发肺炎等疾病,过于干燥则易引起皮肤疾病。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有些家长选择用加湿器给房间加湿,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表示,加湿器只能保证室内局部湿度的增加,而局部湿度过高会造成更多的霉菌滋生,因此家有体质较弱的儿童和老人要慎用加湿器。北京空军总医院儿科副主任王文革表示,长时间使用加湿器反而会增加孩子过敏的几率。而被动房内的湿度则恒定保持在35%-65%,避免了因空气过于潮湿或者干燥给孩子带来的疾病困扰。

 房子因家人才成为暖意融融的家。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家四季如春,洁净舒适呢?超低能耗建筑以其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五大优势成为了当代人健康居住的首选。今天,超低能耗建筑已成为许多国家保护国民健康、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利器。

易招通是慧聪重磅推出的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招商难,推广成本高的难题的服务。慧聪暖通与舒适家居行业集合1万+上游企业、12万+暖通与舒适家居、建材家装类经销商的资源和优势,通过30余个专业买家经理,从品牌传播、招商专享、营销升级、会员定制四个维度整合资源,帮助企业招商项目低成本、高效率地覆盖经销商渠道和服务终端,创建桥梁,轻松招商。填写下表报名,足不出户,安心招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