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林业产业高速进展要紧得益于劳动力、资本与自然资源等传统要素投入驱动,属于典型的“要素驱动型”模式。进入新时代之后,该模式越来越难认为继,我国林业产业进展面临5大挑战:
我国林业产业进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林业产业高速进展要紧得益于劳动力、资本与自然资源等传统要素投入驱动,属于典型的“要素驱动型”模式。进入新时代之后,该模式越来越难认为继,我国林业产业进展面临5大挑战:
一是资源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木材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进展的基础。尽管我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延续多年实现“双增”,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仍属于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不管是人均森林面积依然人均森林蓄积量,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我国森林质量普遍不高,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94.83 m3/hm2,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9 m3/hm2),与德国(321 m3/hm2)、新西兰(392 m3/hm2)等林业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加之,国家正在实施全面天然林爱护政策,国内木材生产要紧依赖人工林,而人工林仅占总森林面积的36.45%。导致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木材对外依存度已达50%并呈现增长趋势。我国自非洲进口原木的前10大来源国都颁布了禁止或限制原木出口的制度文件,世界上已有上百个国家收紧原木出口政策。怎么提高国内木材供给能力,保障木材供给安全是新时代我国林业产业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图片来源:拍信创意,侵删)
二是林业劳动力素养提升慢,林业劳动力成本攀升。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都市非农、非林产业。由于大批青壮年林农进城务工,老人、妇女、儿童群体在林区和山区中留守,导致林区和山区大量浮现“空心村”现象。加之,林农子女对森林经营的积极性不高,林业生产面临家庭传承危机。尽管全社会人才队伍整体素养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升很快,但林业劳动力素养提升相对较慢。究其缘故,林业生产环境条件艰难,林业生产经营的比较收益较低,对高素养优秀人才吸引不够。长期以来,我国林业产业进展利用了便宜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国际林业产业链分工中占领加工环节优势,而西方发达国家基于资本和技术优势占领产业链研发和销售环节。随着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便宜劳动力优势逐渐消逝。研究表明,与“十五”期间相比,辽东4县“十一五”更新造林成本、幼林抚育成本与采集成本分别增加了60.7%、123.2%与41.9%。我国林业产业总体仍处于劳动密集型时期,劳动力成本上涨对林业生产者冲击逐年增大。
三是林业投资风险大、比较效益低,林业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不高。由于林业生产具有长周期性、林业资金周转时刻慢、林业生产受气候灾难妨碍等弱质性特点,林业投资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境外投资受所在国家、地区政治形势和政策环境妨碍,还面临一定的政治风险。我国林业创新能力弱,林业产业总体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不仅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与其他行业相比,林业投资的比较效益明显偏低。加之,由于林业产业链短、林产品供应链稳定性不足,缺乏具有国际妨碍力的大型企业,缺乏全面的市场平台,在国际上没有定价权,导致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不利位置,林业产业国际竞争力不高。
四是全球气候变暖妨碍加剧、减排压力巨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任务繁重。气候变化既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也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2020年12月气候雄心峰会,国家主席***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答应的基础上,提出到203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将较2005年增加60亿m3。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蓄积量为175.6亿m3,较2005年(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137.2亿m3)增加了38.4亿立方米,将来十年,全国森林蓄积量需增加21.6亿m3。2020年12月,国务院资讯办公室举办的资讯公布会提出了全国“十四五”国土绿化初步目标,力争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要达到190亿m3。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森林蓄积量年均需增加近3亿m3,其林业建设任务之重、时刻之紧可想而知。
五是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林产品贸易壁垒日益加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产品贸易得到快速进展,其进出口贸易额目前已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事实上的林产品贸易大国。但由于长期依靠“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模式,林产品贸易结构不合理、林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竞争力不强、贸易话语权薄弱,距离林产品贸易强国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有研究表明,2017年中国林产品比较优势在世界20个要紧林产品贸易国中位居第16位,较2000年仅提高3个名次,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欧美国家贸易爱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形式由从早期的关税、配额、许可证拓展到反倾销、反补贴、森林认证、打击非法采伐、知识产权爱护等多种形式。由于贸易摩擦程度加剧,我国林产品贸易出口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另外,由于我国要紧木质林产品出口集中度较高,要紧集中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普通地,贸易集中度越高,越容易遇到贸易壁垒;而且,一旦和这些国家贸易关系恶化,更容易对贸易造成冲击。例如,自2018年以来,中美关系消极竞争态势日益加剧,美方不断加征关税税率,针对中国人造板展开的贸易调查案件骤增,已对我国人造板和木质家具等木质林产品出口造成严峻冲击。
应对之策
一是树立新型木材安全观,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走自主、自给的木材可持续利用道路。传统木材安全观以为,木材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是4大基础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及塑料)中唯一可再生的材料;保障一国木材安全算是保障该国的木材供给,木材供给包括国内生产和国外净进口2个部分。在该木材安全观指导下,国内木材生产不足的国家彻底能够经过进口渠道保障木材供给安全。与此不同,新型木材安全观以为,在全球化和蔼候变化大格局下,木材安全不是孤立的木材供给问题,也不是单独国家的木材生产利用问题,而是一具涉及生态安全、经济增长与社会进展的综合性问题,是一具国家间、区域间甚至全球互利共赢的战略性问题;若要确保国家木材安全,则应立足提高国内木材生产供给,而不应依靠国外进口。在全面天然林爱护背景下,我国应以哺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大规模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强化森林抚育经营,着力提高森林质量与效益;积极进展人工用材林,着力提高国内木材生产能力,降低木材对外依存度,走自主、自给的木材可持续利用道路。
二是积极扩大林产品内需市场,加快哺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林业产业融入国际和国内“双循环”新进展格局。我国已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林产品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内林产品消费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为我国林业企业促进林产品国内市场大循环带了新机会。当前,我国**积极倡导绿色进展理念,提倡绿色生产日子方式,“以木代塑”和“以木代钢”将成为将来低碳经济进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应当积极宣传木质林产品文化和生态文化,鼓舞木质林产品和生态旅游消费,加快哺育完整的内需体系,促进林业三次产业融合进展;并且要积极进展林产品国际贸易,联通国内和国外市场,推动形成林产品国内和国际双循环,为我国林业产业进展增添新动力。
三是优化升级林业要素结构,提高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林业产业效率变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着力提升林业产业进展质量。转变林业进展模式,关键在于推动林业产业进展动能转化,摆脱对传统生产要素投入的过度依靠,转到更多依赖科技、人才、知识、信息等创新要素驱动进展。经过提高要素养量和优化要素结构,不断提高林业劳动、资本与土地单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林业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目标。
四是加强林业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强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提升林业产业现代化水平。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科技治理多为**部门主导,科技投入要紧来自各级财政资金,各类科技资源要紧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活动要紧遵循项目申报、科学实验、社会调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项目验收等传统模式开展。但由于缺乏市场导向和企业参与,加之科技评价中唯论文、唯专利、唯奖项倾向较为突出,导致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严峻脱节,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今后,要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完善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激发各方利益主体的内生动力;创新转化方式,建立科技成果榜单制度,进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对接交易市场;完善推广示范项目治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五是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林产品质量。我国是一具林产品生产大国,人造板和木质家具等多种林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但多数产品只能满足中低端需求。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对优质林产品的消费需求明显增加。但由于林业产业结构和林产品结构并未能及时做出调整,导致浮现中低端林产品生产过剩、中高端林产品供给不足并且并存的现象。故此,要以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加快林产品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建设,制定林产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推动林产品供给体系由中低端产品为主转向中高端产品为主。大力哺育林业龙头企业,进展优势产业集群。以推动林产品国内循环为基础,带动林产品国际循环,加快构建习惯双循环新进展格局要求的林产品市场体系。
(文章来源:木材王国,侵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