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专家称取消加价15%遏制高价药立竿见影

2020-08-1730sxxjymy聪慧网

    【慧聪制药工业网】医改多年,药价依然虚高,是利益环节太多,还是目前药价形成机制和相关招投标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或是15%的加价限制幅度和机制出现问题?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出厂价与零售价的巨大鸿沟

    最近媒体调查发现,药品出厂价与医院中标价甚至零售价差距惊人。

    被媒体广泛报道案例的是2毫升、0.3克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在山东该药每支出厂价为0.6元左右,在北京中标价为11元,医院零售价是12.65元。从出厂价到零售价,价格翻了20多倍。

    类似药价虚高情况并非个案,相关部门为遏制药价曾制定多项举措。

    目前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流程如下:根据制药企业自报生产成本,经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或各地物价部门核算后,每类药品产生“最高零售价”,即所谓“天花板价”。各省统一集中招标,组织专家评定后,产生“中标价”,中标价即医院采购价。按我国现行政策规定,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必须实行药品加成政策,即医院对采购每种药在进价基础上最多加价15%卖给患者,不得与供应商二次谈判降低采购价,从而产生“医院零售价”。

    这些看似规范的机制在现实中却阻力重重。

    以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毫升20毫克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为例,每支出厂价为0.32元,中标价为18.49元,医院零售价为21.26元,出厂价与零售价相差66倍。

    很多患者质疑,为什么出厂价与零售价甚至医院最后中标价相差这么多?为什么一边有便宜的药,一边是贵药,医院非要“嫌贫爱富”呢?

    调查发现,目前各级政府给公立医院的钱,只占医院运营所需费用10%左右,剩下90%靠医院自筹,这是产生“以药养医”的根源。

    一些医院相关负责人和医生道出苦衷。国家规定的15%加价空间是红线,诊疗服务价格太低,医院为了自身发展和医生福利只能在进价上“合规”的做文章。某三甲医院药剂部负责人私下表示,医院并非药价虚高罪魁祸首,“我们也要吃要喝要发展,只能尽可能选择总价高的药。”

    北京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孙东东教授,长期从事卫生政策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研究。他表示,药价虚高根本原因不在厂家也不是医院。据他们统计,从账面看,一个药从出厂到患者手里,厂家平均利润10%;医院平均为13%。剩下的都留在了中间环节。

    孙东东认为,中间流通环节过多是药价虚高重要原因。从厂家到医院间有多级代理商,如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各级医药公司等。每次中间环节“转手”都要开发票,政府都要征税。另外药品在流通环节储运、配送也需成本,这必然加大费用成本。同时,政府物价部门确定的最高零售价过高也是问题。

    现在国家压制药厂出厂价,厂家普遍定价不高,利润很少。而多数医院药品零售价符合15%加价政策规定,并没违规。人们质疑药店的药比医院便宜,是因药店不用招标,可从多渠道直接订货。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丽杰塑胶地板精彩亮相CHCC第24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
您还未登录,依时间《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公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

0评论2023-07-31200

凯悦医用门品牌倾情整理:医院门的材质性质及功能性
视觉传达过程中较重要的内容是环境以选择及色彩,完成设计可以在环境中展示不同的作用,让人们感觉到不同的

0评论2023-07-18200

医院卫生间照明医院公共厕所照明需要布置哪些灯具 公共卫生间专用灯具安装图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的完但是善,人们的卫生理念不断的树立,卫生间设

0评论2023-07-0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