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推进与突破研讨会举行

   2020-07-10 门窗幕墙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0日 08时16分17秒
相关推荐: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6]34号文《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推进《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发展纲要》的实施,加快建材行业补短板、促转型,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建材联合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推进与突破的产品目录(讨论稿)》,并于6月30日下午组织召开了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推进与突破研讨会。

  中国建材联合全体驻会领导,部分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及高校的领导、专家,联合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专业协会、分会负责人,以及行业媒体等近7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

  为准确定位、聚焦重点,联合会会长乔龙德首先就产品目录的编制工作和本次会议讨论的要点、主题做出三点指示:第一,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供给侧改革,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这行业内的三件大事都和新兴产业息息相关。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有二,一是去产能二是补短板,去产能是联合会正在做的事,虽然难度大但目标明确,而补短板,即发展新兴产业,则任务艰巨,从根本上并没有突破。所以建材工业供给侧改革能不能做好的关键就是新兴产业这个门槛能不能迈过。第二,要重新树立对新兴建材发展的认识。到现在为止,对于建材新兴产业并没有从根本上全面认识,跟传统材料相比,在政策方面、推进力度方面、组织方式方面仍然是薄弱的。这其中既有缺少扶持资金、缺少倾斜政策等体制问题,也有缺乏具体落实的力量,缺少专门负责的机构、部门和人员等管理上的问题。第三,因为会议时间的限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启动,即听取专家意见,明确发展重点、切入点和突破点。

  研讨会上,20多位与会领导、专家代表就产品目录初稿中存在的问题发言并针对各自领域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中国建材集团副董事长、中国建材科学研究总院院长姚燕认为该目录的制定是十分必要的,对行业有深远而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要注意产品内容和层面上的一致性,某些项目表述要准确,性能指标的界定要清晰。中国复合材料集团董事长张定金认为应将建筑补强相关内容纳入目录,应大力发展中模量碳纤维而不只是看强度,应支持发展汽车领域,应结合现状对风电叶片等产品的发展前景和目标提出更高要求。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院长李勇结合多功能高温陶瓷纤维复合膜材料和节能环保用高性能陶瓷膜材料,就脱硫脱硝收尘一体化方面、气体净化和水处理方面表达了观点。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院长程华谈到,国家正提倡建筑部品化和建材产业化,为新型房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路径,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基础,会针对不同体系对建筑材料提出要求,因此目录的分类也应按照体系来界定。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院长雷建斌认为未来非金属材料将在交通领域大有可为,同时应加强传统非矿在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沈晓东建议产品目录的形式和内容再规范一些,并表示应继续提升中国水泥熟料的品质,同国际水平接轨。中国建材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颜碧兰就目录整体框架表示,应体现推进的重点,尤其是有市场前景的和卡脖子的,并应该在技术、产量和应用领域的突破上有具体落实的说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院长赵谦认为该目录应重点围绕高性能、低成本、精细化、集成化方面进行分类,并就玻纤产业的门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还建议在边缘领域突出建材行业的作用,提升建材行业的地位。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王晓峰认为应分清轻重缓急,并重视海绵城市和建筑环保的发展。北京伟业窗饰遮阳帘有限公司总经理费韦表示,遮阳帘是帮助环保、辅助节能的材料,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目前国内发展前景不明朗,而核心技术又被欧美占据,希望得到更加统筹系统的扶持。中国玻纤/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会长张福祥认为最重要的是把握发展的方向,并在装备问题上实现突破。中国建材杂志社社长秦春雨建议换一个角度,从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层面看建材行业应该推进哪些项目和产品,抓住主要矛盾,这样有利于向国家申请政策资金、有利于媒体的宣传、有利于企业发展方向的定位和行业的管理。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结构调整与发展部主任潘东晖表示该目录不应仅局限于产品,还应包括装备和技术,而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是“做减法”,突出重点,并为目录界定年限,以便于更新升级,持续推进。

  乔龙德在讨论结束后强调,讨论的目的不仅仅是针对目录,更重要的是针对整个产业的发展。第一,发展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要调整,要从以前侧重于产品发展的理念转变为系统发展的理念,考虑问题不能仅对单个产品,而要系统地考量。第二,如果离开了应用去讲研发,就会脱离实际、脱离市场,因此要从单一研发的理念,转变为“研发+应用”一体化的理念,不能为研发而研发。第三,仅仅局限于建材产品的概念是不够的,必须把建材的优势向其他产业其他领域延伸出去,不能关起门来搞建材,必须站在建材,眼望全局,发展产业链。第四,现在讲技术研发,包括装备、产品,它们的功能大都是单一的,产业发展应该是集成的、融合的,要形成规模,这样才不会跟时代的进步脱节。此外,不能把导向目录中的107种产品都作为重点,应分成两部分进行处理。导向目录的涉及面要广,扶持型、成长型产品,已经出现和未来要开发的产品,都应纳入。而另一个产品目录则应瞄准重点突破、重点推进的产品,从中归纳出几个产业链,找准方向,摸清路径,并努力实现政策上的突破。

  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在总结中说,目前建材新兴产业的体量太小,还不足以支撑建材行业的创新发展,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和前瞻性产业布局是当前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尤其是产业化,是重中之重。新兴产业的推进和突破是两个层面的工作,成熟的、广泛使用的产品产业并不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要把先进的、前瞻性的产品和产业作为重点。他表示,新材料是从既有材料产业中创新发展出来的,新材料更多的是基于对传统材料性能、功能、质量、体系方面的创新而产生、形成的升级换代产品,作为新兴产业也包括了支撑新材料发展的装备技术。只有实现了从技术、产品到装备的整装化、体系化、集成化、产业化,新兴产业的发展才能实现突破。此外,发展建材新兴产业一定要突出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满足市场重大需求,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希望通过对目录的进一步修改完善,凝聚共识,使得这份指导性文件在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