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该如何“破局”

   2020-07-10 门窗幕墙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0日 14时59分09秒

      2014年以来,绝大多数的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都举步维艰,玻璃深加工市场仍面临严峻的考验。市场总体份额就是那么大,优质订单经常被实力雄厚的大型玻璃企业接走,而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因资金缺乏无法大量垫资而只能做一些尺寸不规整的小单子,从而产生了恶性竞争。

   从整个玻璃深加工企业区域分布及市场行情来看,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主要的“困局”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模小。我国深加工玻璃企业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东、华北三个区域,与平板玻璃的产业布局一致。行业规模分化严重,企业良莠不齐,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技术上缺乏创新,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二是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无序。平板玻璃行业的产能过剩,从总量分析是严重过剩,截止2016年底平板玻璃总产能11.6亿重箱,实际产量7.7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不到67,产能过剩情况相当严重;从过剩性质分析属于结构性过剩,一般建筑用普通浮法玻璃严重过剩,而优质浮法玻璃比例仅为35,无法满足高档加工需要,部分品种还需要进口。

  三是从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内平板玻璃产能存在严重失衡,中低档玻璃产能严重供过于求,高科技含量的玻璃产品则相对短缺,难以满足国内加工玻璃市场的需求。加工玻璃的情况与此类似。高端产品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品种有待丰富;市场发展无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玻璃深加工产业整合升级亟需加强。

  从上述市场困境来看,做为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该如何破局,应该是整个行业层面深度思考的问题,而不单单把自己企业的命运置之行业随波逐流或偏安一隅。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该如何“破局”问题层面上,本文将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嫁接“新”资源,抱团取暖。所谓的“新”资源是区别于“旧”资源而言,以往的工程订单的获取多有这些“旧”资源的灰色收入而存在,从而造成产品质量的下降、品牌口碑的缺失,无论怎样的“粉饰”,终究难逃当今舆论的法典。而“新”资源的存在,并不是全部舍弃原有的“旧”资源,只是在其资源并重上选择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而已,在抱团取暖上,形成品牌效益、产品溢价。

  二是诚信经营,合理竞争。近几年,大型的玻璃深加工企业及幕墙公司的破产、半破产数量的逐步上升,给整个行业的信心及期望值在逐步的降低。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定“做工程,先问垫资”成为了“中标”的首选,这也逐步加重了深加工企业的资金流转的负担。而只有行业内价格的公开化、市场的合理有序竞争,才能减少或避免企业背负重额“债务”,及担心施工方的资金链断裂或跑路的风险。合理有效控制企业负债率,实现利润的增长。

  三是去金融杠杆化,回归实业。在整个实体产业进而轻质化运营的现下,金融杠杆的逐步加剧,也同样是造成玻璃深加工企业务虚不务实的很大原因。如若中小型玻璃深加工企业能够坚定实业、回归实业,必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