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特色产业占镇域经济的比重已超过50%。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镇,已成为各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近日,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胡立新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那么,每一个镇域个体,又应该如何找准特色,并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要求下做强、做大特色呢?在镇域经济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又能带给山东怎样的启发?经济导报记者来到滨州邹平,寻找答案。
电解铝产能380万吨
作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目前,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已经达到229个。其中,在日前召开的“2018走进山东特色产业镇暨乡村振兴战略示范镇”活动上“出炉”的第六批29个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其特色产业共计拥有中小企业5200多户,从业人员33.7万人,营业收入超过1100亿元。
拥有全球最大铝生产企业魏桥创业集团的邹平,以铝业闻名,是山东惟一一个以铝精深加工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全县电解铝产能380万吨,规模以上涉铝企业20多家,2017年实现产值110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7%。”邹平县中小企业局局长张林成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
可以说,自2001年起步的铝业,是邹平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特色鲜明。加之纺织服装、食品医药、装备制造、钢铁冶炼等产业,上述五大产业2017年产值达2976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82.5%。
因此,对邹平而言,在打造特色产业镇的过程中,找准特色并不是问题。但接下来,主导产业多为传统产业的邹平,该如何应对新旧动能转换,做强特色产业呢?
打造铝深加工产业集聚区
在位于邹平的山东三星集团山东明航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明航智能”)的厂房里,并排着两列由一辆辆罐式运输半挂车组成的长长的队伍。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还未完成喷漆的铝质罐体上,印着的“介质”内容并不一样。
“像这一辆,它的罐体内可以储存的介质是普通液体,比如糖稀、食用油等,容积为42.5立方米,这种介质的罐体现在需求量很大。”随后,明航智能生产经理孙小光又指着对面一辆罐式运输半挂车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那一辆可以储存危化品,比如煤焦油等,容积是42.6立方米。”
据介绍,相比此前采用不锈钢和钢材质的罐体,这种铝制罐,相同大小的重量可以轻2至3吨。“从而实现轻量化的要求,节能环保,大幅降低运输成本。铝制罐逐步取代钢制罐,是符合绿色物流的大趋势的。”
在孙小光看来,轻量化车辆这一板块,也是完善三星集团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集团旗下有以航空航天型材、轨道交通型材等为主的高端铝合金工业型材板块,能够满足各类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型材产品的生产需求,为轻量化车辆的生产用材提供保障,有效降低成本。”
同样,综合性家具生产企业山东伊斯特家具有限公司(下称“伊斯特”),同样借助于地处邹平的地理优势,在“铝”上动起脑筋。
在公司广场右侧,摆放着两套大型户外展品―――文化长廊和凉亭。乍一看,就像是公园里常见的木质休闲设施。伊斯特营销总监赵钦芬却表示,这两件产品只是具有木纹外形,并不是木质材质,而是铝制。“铝制的优势在于耐酸性,防雨水和阳光暴晒,使用寿命长,并且使用后期避免二次维护保养。”
除户外系列,经济导报记者还在伊斯特看到了其全铝家具系列。茶几、板凳、橱柜、卫浴、书桌等家具,全部由铝制材料制成。“这不光减少了木材的使用,绿色环保,坚固耐用,还突破了传统家具的‘甲醛’困扰。”赵钦芬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为积极转型升级,今年公司计划再投资500万元引进两条德国生产线,对产品进行扩容。
“现在,铝水的价格每吨在14000元左右,加工成大扁锭,每吨的附加值在1500元左右,加工成易拉罐罐体料后附加值能达到4000元左右,罐盖料可达到6000元左右,涂层罐盖料可达到13000元左右,如果是电子材料则更高。从液态到固态,从巨型到微型,从民用到航空航天,科技含量越高,产品附加值也就越高。”滨州市铝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前方介绍。
围绕“建链、补链、强链”,为全力打造铝深加工产业高端集聚区,去年,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正式建立。“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129亿元。到2020年,园区力争入驻企业达到20家以上,产能超过200万吨。”张林成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借鉴广东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第六批山东省特色产业镇的“出炉”,鲁粤特色产业镇新旧动能转换合作峰会同步召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镇级经济迅速崛起和不断壮大,形成了以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为主体,以镇域为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016年,广东省专业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92万亿元,占全省GDP的36.7%;其中产值超100亿元专业镇146个,1000亿元专业镇11个,2000亿元专业镇2个;佛山、东莞市的专业镇经济贡献度均超过90%,中山、江门、汕头等市的专业镇经济贡献度均超过75%。
广东省有哪些经验值得山东借鉴呢?
“专业镇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依托特色产业的城镇创新驱动发展与转型升级实践。”在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叶超贤看来,广东省的专业镇工作经历了此前的集聚发展、转型升级阶段,已于2013年进入创新环境阶段。“其中,在转型升级阶段,我们通过实行‘一镇一策’产业转型升级改造,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专业镇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等举措,实现了加快经济结构有效调整,完善自主创新体系的目标。”
叶超贤对经济导报记者举例,自2008年以来,国际贸易环境持续恶化,东莞专业镇的传统优势制造业遭受到极大的冲击。“为此,2014年底,东莞正式启动‘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截至今年年初,‘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总投资约386亿元,涉及东莞市五大支柱产业及四个特色产业。推行‘机器换人’以来,东莞产品合格率从86.1%提升到90.7%,相对可减少用工近20万人,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9.43%。”
据其介绍,目前,广东省正通过加强创新主体协同,区域创新协同,优化专业镇创新环境等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无缝对接,营造专业镇协同创新环境氛围。
胡立新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山东省正在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而特色产业镇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在聚集人才技术、优化配置要素、集约利用土地、打造区域品牌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是培育区域经济新动能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
胡立新认为,山东特色产业镇建设,因着力推进动能转换,突出地方特色,并提高产业层次和城镇化水平。“一定要强化特色产业的核心地位,延伸拓宽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协作配套,加强公共服务支撑,打造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