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市场在低谷中寻求突破瓶颈

   2020-07-11 门窗幕墙sxxjymy7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1日 09时08分29秒
2008年是纯碱市场起伏跌宕的一年,与2007年一路上行形成鲜明的反差。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从8月底开始,纯碱 市场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价格大幅下挫,企业经营状况也严重恶化,跌入低谷。2008年纯碱市场有以下特点: 行情先高后低,冰火两重天。去年一季度之前延续了2007年市场上涨行情,继续呈现出高位运行的态势,市场火爆,价格一路攀升。3月份国内轻质纯碱平均价格2050元(吨价,下同),重质纯碱2150元。其中,华南地区轻质碱市场主流价格为2250~2300元,重质碱价格为2350~2400元。从二季度,特别是5月份后纯碱价格涨势受阻下行。虽然在8月份,纯碱市场因检修较多和受奥运会影响限产的原因,曾有短暂的时间一度重新向好,但进入8月底,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房地产等行业遭遇寒流,加之纯碱产能释放效应显现,纯碱市场很快再调头向下,直线滑落至冰点。至11月底,国内纯碱企业轻质碱到货价仅能维持在1100元,重质碱成交价也仅只有1300元。 产能继续增长,产量先增后减。2008年纯碱扩能幅度仍然较大。据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纯碱的装置能力约为2100万吨,产能较2007年增加了200万吨以上,增幅超过10%。纯碱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纯碱累计1881.3万吨,较去年同期1768.2万吨同比增长6.4%。但产量增长依赖的是前10个月,在年末的后两个月,纯碱产量却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11月和12月产量仅为130.6万吨和137.6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比减少20.6%和20.1%。 进口呈下降趋势,出口有所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年累计出口纯碱2128880吨,累计均价为267.7美元;进口纯碱1397吨,累计均价为522.5美元。从2008年总的进出口形势来看,进口的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出口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进口量的1397吨较2007年同比减少96.5%;出口量的2128880吨,较2007年同比上升24.8%。但四季度,尤其是10月和11月纯碱出口量出现明显下滑,分别为71616吨和132478吨,环比分别减少11541吨和39138吨。 下游不断萎缩需求失去支撑。2008年用碱大户平板玻璃行业总产量达到5.52亿标准箱,较上年增长6.5%,增速回落一半;合成洗涤剂2008年产量为597.9万吨,同比下降3.2%;氧化铝2008年产量为2278.8万吨,同比增长17.7%,增幅较2007年回落30个百分点。国内纯碱下游其他>其他>其他行业,如有色金属、造纸、农药等也纷纷放缓发展速度,部分下游企业因不堪金融危机冲击,被迫关停。这些导致2008年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纯碱产量的增长速度,耗碱量也随之减少,纯碱工业的发展也到了瓶颈期。 由于全球经济大环境一时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加之纯碱产能扩张过速,2009年将是纯碱行业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 一是基本需求能维持但将会有所萎缩。纯碱行业是基础原材料工业受国家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虽然2009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能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相关机构数据表明仍有望保持在8%以上,因此,纯碱的基本需求能维持。但纯碱下游需求进行呈现萎缩趋势,房地产建筑业的降温,将对国内纯碱市场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平板玻璃业已计划在3年内强行淘汰平拉等落后工艺能力3000万箱;日用玻璃行业因啤酒厂家开始使用自己的专用瓶,以及大瓶换小瓶带来的一波行情,去年就已经进入尾声;而氧化铝行业新开发的拜耳法新工艺,与传统的烧结法以纯碱为原料不同,将改用烧碱作为原料。这些都有可能减少对纯碱的需求。 二是产能及产量增速将放缓。从数据统计来看,去年底国内纯碱企业总体开工不足60%,11月和12月产量较去年相比出现负增长。由于下游需求低迷,至少在上半年低负荷开车的状态将持续。虽然2009年拟建和扩建项目较多,估计目前扩建项目计划完全落实,扩建速度将放缓,新产能将达到2245万吨。预计后期优势大型企业或财团以并购、重组、入股等资本营运,纯碱行业将进行重新"洗牌"。 三是市场行情将逐步探底回稳。由于去年末价格暴跌,行情腰斩了一半。今年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了。春节过后,纯碱行情已经初露企稳迹象。随着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也将给纯碱市场带来机会。但由于产能严重过剩,短期内行情重返去年一季度高位的希望比较渺茫。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