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凌兰芳(1953—),著名浙商,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中国丝绸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纺织品商会副会长、浙江省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高级经济师协会副会长、湖州市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湖州市丝绸协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湖州商会湖州纺织丝绸委员会会长,曾获国家茧丝绸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全纺劳动模范、创新人物、浙江省改革开放功勋企业家、浙江省优秀创业企业家、风云浙商、文化新浙商、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大奖等荣誉。]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只要我们维持当前规模,20年之内地球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赶超我们。这是丝绸生产所必需的地理、气候、幅员以及历史、文化、工匠等资源禀赋所决定的。
历史上超过中国丝绸生产总量的只有过一个国家和一段时期,即日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近百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中国国运处在衰弱时期。改革开放后,我们总量超越日本,至今拥有世界丝绸70%的产业规模和良好品质,可惜我们今天缫丝织绸的人均生产率还没有达到或超过当年的日本水平,尽管日本已基本退出丝绸制造领域。
但也不要小看我们的邻居,印度本世纪以来生丝产量增长了150%,去年除了自产21390吨外,又向我们进口了3407吨,将近加工了25000吨生丝,还不包括柞蚕丝等。而我们的茧丝生产,从90年代中期的年产77万吨蚕茧、7万吨生丝历史高位上,20年来徘徊下行。近年来统计数字一直失真。我估算,如果农业口连续几年的64万吨鲜茧数字可靠,那么中国生丝产量至多7万吨。事实上,2015年有没有60万吨鲜茧产量是有疑问的,减去做蚕丝被的茧丝,实际产量6万吨左右,出口近1万吨,留给丝织的不过5万吨。由此可见,印度每年加工绸缎的丝量已经是我们的一半了。此外,越南也从我们这里买丝织绸还请中国师傅去指导。由于印度、越南、罗马尼亚等国家后道加工的劳动力成本比我们低,从中国买丝去深加工再出口很划算。织出的绸缎有民族文化和特色风格,市场销售不错。大进大出,是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套路,而我们自身,由于深加工成本高、产品长期老面孔,反而处在跌价竞争的困境中。谁在敲打我们的丝绸饭碗,我们不能不察。
新世纪以来,中国丝绸发生了四大变化。
一是经营主体民营化。除了几家“巨无霸”的管理型大国企以外,全国丝绸制造业基本都实现民营化、消肿降本和活力激发,90年代中后期的丝绸下跌潮,终于在2003年结束并回升。产量与质量也优民营化之前提高然而整个行业“低、小、散、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二是东桑西移趋势化。丝绸前道生产的大基地10年时间迁到了西部桂川滇。上世纪末浙江省还是中国最大茧丝绸强省,12万吨蚕茧产量占全国24%,23000吨桑蚕丝占全国40%;而当时广西是14000吨蚕茧产量,仅占全国3%,612吨桑蚕丝,仅占全国1%。现在呢,广西茧丝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强,成为全国老大,而浙江茧丝都落在全国老五,今年连丝绸外贸出口也排在了老三。东桑西移战略是世界丝绸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顺应了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对丝绸产业影响和变化,起到了未雨绸缪的作用,功不可没。东桑西移将成为长期趋势。但东部仍然拥有人才、技术、品牌、信息、市场、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西部已拥有茧丝绸一体化规模化生产的优势,接下去将在深加工、制成品方面与东部展开激烈竞争,有可能形成新的分工格局。
三是降本增效技改化。工艺方面主要是鲜茧直缫,首先是在广西发端逐步蔓延,以至成为行业主流工艺。鲜茧丝比干茧丝拥有吨丝4万元左右的竞争力。鲜茧丝从“悄悄地进村”到大大方方地销售,不过7到8年的功夫,市场也已开始接受。但是对后道工序和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如何,各种说法都有,没有定论。
行业工艺改善还有:受环保制约,缫丝、印染的节水零排放;为提高品质,织造、印染数码化。这些都是重大的技改创新。
装备改造提升主要是织造环节,全国的有梭织机已经淘汰了75%以上,几乎都已采用箭杆机或其他高效织机。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都有明显提升,但是也带来了织造产能的严重过剩,形成了新的困惑。
四是经营模式创新化,主要体现在企业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现在东部地区一些丝绸名企的终端品牌渐为人知,西部地区虽然生产前道产品,但也强调质量和品牌,激发了企业创新力。互联网+丝绸是一种新的经营模式,终端制成品包括蚕丝被在内的网上销售正在异军突起。
二、行业发展瓶颈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就是丝绸在多种纤维的竞争中,占比一直在下降,全球70多亿人口,每年消耗9000多万吨纤维,丝绸不足10万吨,只占千分之一,中国是丝绸主产国,人均消费稍多一些,大约是30克,而摊到全球人口,人均不到13克。上世纪末,丝绸在纤维中的占比尚有1.8‰,20年时间居然降了近一半,而棉、麻、丝、化纤等纤维的人均拥有量却在快速上升,这说明丝绸的性价比出现了问题。
性价比有问题,首先是对品性的质疑,既然是纤维的皇后,至少要展现“皇后”的雍容华贵,可是我们的时尚设计、文化创意土得掉渣,跟国际大牌差一大截。工艺订制、体验服务都没有簇拥这位“皇后”!
其次对价格的质疑,一件丝绸衣物动辄上千,让人望而生畏。人们对丝绸性价比的质疑揭示了丝绸产业两个最严重的短板,一是纤维的形成与获得,效率实在低下;二是终端的享受与体验,缺少品牌价值。
种桑养蚕是丝绸的第一车间,目前种养的方法仍是千家万户散养,基本方式与百年之前没啥大区别。现在养鸡养猪都是工厂化,种粮大户连片管理就是三千亩、五千亩。而中国1250亩桑田分布在10来个省市,只生产了64万吨鲜茧,平均每亩产出只有51公斤左右,按今年价格也只卖到2000元,已是很不错了。除去农业成本和人力成本,所剩无几,这样低下的效率和收益,蚕桑怎么能发展呢?
再看缫丝企业,全国行业平均利润不到1.9%,而且还是通过缫制鲜茧丝才取得的,全国共有缫制12万吨生丝的产能,却只有7万吨左右生丝的原料供应,产能严重过剩,大家争抢原料,大多数年份茧价与丝价接近拉平,少数年份面粉比面包还贵。
西部地区每年新上产能比东部衰减的产能远远高出一截。市场始终在“疯一年、跌三年、呆三年”这个七年之痛的周期中爬不出来。缫丝工艺瓶颈主要是装备问题,缫丝机械是“全世界最先进、全行业最落后”的设备,半个世纪来仍然是简单机械卷绕、机械感知、机械添绪,没有任何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科技导入。接头、补绪、穿眼、捻鞘、弃丝五大动作还须手工操作,人均产出太低。别的纤维行业推进“机器换人”实行“无人车间”,我们缫丝行业也快要成为“无人车间”了,因为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劳动效率低,没人愿意干。
上一页12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