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心鸭蛋、毒奶粉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造成极大伤害和恐慌,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6月1日,《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其中详细规定了风险管理、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规定、食品检验、事故处理等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的事项。但它的实施对食品行业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食品企业又该如何正确面对它?
2大影响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行业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外部竞争。《食品安全法》发布后,不少企业尤其小型企业、违规企业,可能面临退出的威胁,进而为市场腾出部分竞争空间。这部分空间将引发厂商间新的激烈竞争,而大型企业无疑在新的竞争中占据品牌、成本等优势,因而可能实现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高,最后导致整个市场的集中度发生变化。
企业内部运营。企业原材料采购、生产环节管理等涉及到《食品安全法》的,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带来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的增加,进而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甚至使行业利润更低。这对本就处于低利润率的食品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对原材料采购环节的监控成本可能急剧升高,部分企业可能为降低风险和成本,实施一体化战略,向原材料行业进行整合。
3种命运
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可将食品企业分为三类。这三类企业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前各不相同,出台之后又该如何应对?
第一类是面临生存危机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通过各种手法钻法律的漏洞,以自身短期利益为先,对产品质量视而不见,眼里只有财务数据。如无彻底性改观,企图继续寻找法律的空子,这类企业必将被市场和法律所淘汰,而且可能以千夫所指的方式,灰溜溜地从消费者眼中消失。
第二类是无所谓的企业。这类企业不担心《食品安全法》会对自己的企业造成冲击,因为他们做的已符合国家法律要求,即便有些擦边球,也可通过各种方式来弥补。它们在我国食品类企业里为数不少。但这类企业应当意识到,自己如同温水里的青蛙,如果依然对擦边性举措无动于衷,企图依靠市场营销、造势等手段来维持企业的市场地位,忽视消费者的最基本需求,那么即使企业做得再大,也可能成为下一个“三鹿”。因此,这类企业应立即着手改进原材料采购、生产等各个相关环节,杜绝擦边球现象,向更高标准看齐。
第三类是无所畏惧的企业。这类企业所做的已超越《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走在行业标准的前列,并在努力做到更好。应当说,它们为食品行业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它们应继续保持自己的质量优势,并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自己的优势,进而推动法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从而成为行业领军者。
其实,希望基业长青的企业,应该意识到,《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是如何来保障广大消费者最基本的健康要求,而这也是任何一个食品类企业首先需要关注的地方。因此,对《食品安全法》,企业不能以“应对”的姿态出现,而是要考虑,如何在法律的明文要求下,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