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1/13:07 来源:《经理人》 作者:整理/陈振烨
西方人眼中的哪些因素会阻碍中国“再崛起”?
中国企业如何适应新时期的竞争?11月3日,在中国CEO年会上,全球战略大师、动态竞争理论创始人陈明哲以他多年研究中西方经济发展的经验,针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和企业海外拓展,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以下为其演讲的主要内容:
我想同在座的CEO分享两大问题——首先是中国经济的“再崛起”意味着什么。其次是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将面临哪些障碍。
中国“再崛起”的含义
说到“再崛起”,可能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从中国整个发展历史来定义的。但是在西方,人们形容中国经济时,常常使用“崛起”。其实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这个词背后的含义。
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核算GDP的话,我们采用一个非常保守的6.5%的平均增长值。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将是怎样的结果呢——到2020年,中国的GDP将与美国和欧洲持平。
如果回到“再崛起”的话题,我们会看到,其实西方对此是毫无准备的。前段时间我在阿根廷参加一个论坛时,《哈佛商业评论》的前主编想约我写篇文章,题目就是“中国市场注将失败吗”。还有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路透社采访时问我,海尔这家公司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要知道,当时的海尔已经是全球第九大家电制造商了。
这都说明,西方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缺乏认知和了解。比如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最开始没人注意,高度曝光以后,激起美国一些民众的抵触情绪,虽然美国商界保持沉默,但是最后,美国国会还是否决了这次并购。
中国“再崛起”得益于制造业,依靠大量的产品出口。根据我的了解,中国有900多种产品的产量是世界第一。中国以制造业为中心,而美国,GDP中80%是来自于服务业。从经济模式来看,这两个国家目前是合作的关系。
那么到2020年将是怎样的情况呢?那时的中国经济将会变成服务和制造的混合体,因此两国之间将是一种竞争关系。在什么地方竞争呢?比如原材料、资源,最重要的是人才。
海外拓展的5个障碍
海外拓展是中国再崛起的关键步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失败了。目前海外并购主要在自然资源方面,大约占到40%。这说明什么呢?我认为是自然资源全球竞争化的来临。除此之外,我们作为出口大国,越来越的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也不可避免遇到很多的障碍。在这些障碍中,我认为有5个关键问题值得思考。首先是人才,其次是品牌,第三是政治,第四是文化,最后是融资的问题。
人才,这可能是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头疼的问题。拓展海外市场最缺什么人?是那种跨文化,熟悉市场常识,而且有执行能力和经验的人才。在顶级人才方面,我做过一个测算,到2010年,中国将需要7500位有经验的顶级CEO,但是算上在座的各位,现在也只有700名。所以顶尖人才的缺口是非常巨大的。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中国第一家商学院成立于1984年,而美国第一家管理学院则在1881年成立。因此我们缺乏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是必然的。看看印度跨国公司的做法,他们在美国一流学校都有系统的招聘,把优秀的MBA招到印度去工作。而背后反映出的,实际是人才争夺已经非常激烈了。
[1] [2] 下一页
【我要评论】
【大 中 小】
【打印】
关于“陈明哲、竞争、CEO”的资讯
·陈玮:如何培养CEO后备队 (12.21 6:41)
·美女老总曲冰:公关强人的手腕[组图] (12.14 7:27)
·军人企业家的经营理念 (12.11 10:1)
·徐少春蝶变:第一位空降CEO (12.5 9:15)
·怎样当好企业主管? (12.5 7:29)
·如何改变老板替员工打工的局面 (12.3 8:45)
·孙振耀:离去的唐装舞者 (11.28 7:4)
·任正非的别样视野 (11.26 7:6)
·CEO薪酬激励 (11.16 7:23)
·CEO们如何管理信息? (11.15 7:1)
返回慧聪企业管理首页
慧
聪
网
赢
造
企
业
网
上
贸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