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创新三大“疑问手”

   2020-07-13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3日 22时56分37秒
> 慧聪网首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胜经   破解创新三大“疑问手”
2007/12/24/12:06  来源:《经理人》  作者:袁学伦

    引进技术不是为了满足一时的需求,而要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在本次“2007中国最具创新力公司TOP30”的评选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创新的认识与实践上存有一些疑问与偏差。这些创新的“疑问手”得不到破解,同样会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完全自主创新?

    中国企业长久以来几乎都是走复制型、模仿型的低风险创新道路,即使华为这样公认的国内技术领先的公司,成立迄今尚无一项原创发明,也是以购买外国专利来实现技术突围的。到了从资源主导型成长转型为创新主导型成长的今天,中国企业需要全面走向研发原创核心技术吗?传统的低风险创新道路是不是再也走不通了?

    事实上,一项应用型基本专利从形成到产生价值大约需要7至10年,而理论型的技术专利即发明,一般需要二三十年左右。如此长期持续和巨大的投入,对于大多数生存危机都还未完全消除的中国企业来说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开发原创核心技术来产生市场价值,走这种高风险创新道路来实现企业发展,在大多数中国企业身上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在创新中不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不考虑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反倒会让企业更快陷入危机。

    所以,在将注意力放在创新技术的同时,大多数中国企业还是应该花更多力气在低风险创新上,等到将来,企业的创新文化更加成熟了,资金技术方面也更茁壮成长之后,就可以考虑那些大投入高风险的创新了。韩国三星、LG等公司都是沿着这条道路崛起的。

    虽然在发展初期模仿创新是年轻企业发展的一个捷径,但就长远来说,加强自身基本专利的研发,拥有属于自己的原创核心技术,并确定技术的市场地位才能使企业长久不衰。只有像英特尔这样掌握产业链条中最具价值环节的核心技术,企业才能常盛不衰。

    为什么越引进越落后?

    中国企业在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状态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为己所用”的技术和资源并不为过,关键要看技术引进是否有效地促进自主创新的能力,培育自主创新的能力。

    但是,不少中国企业的创新却陷入了一个怪圈: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究其原因,源于企业在技术引进方面存在着重“引进”轻“消化”的现象,没有充分地对引进技术进行研究、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技术体系,实现“引进→创新→输出”的良性循环。日本与韩国企业,花1元钱引进技术,会花5到8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而我国却很少有企业能把引进的技术花这么大的投入进行消化吸收。有关数字显示,中国企业每花1元钱引进技术,只用0.07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与国际企业的做法大相径庭,创新力自然大打折扣。

    技术重要还是市场重要?

    即便是一个平常的创新技术,只要得到市场的肯定,顾客非常接受,那就是好的创新。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正成为创新的首要途径。80%的中国企业认识到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至关重要,但只有51%的企业认为他们成功地把技术融合于广泛的领域。很多企业仍然在为有效地实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而绞尽脑汁。技术系统与业务战略、业务模式之间缺乏联系,成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或许就是我们提升创新力的一个主要方向。    

   【我要评论】 【大 中 小】  【打印】  关于“创新、制造、企业创新”的资讯 ·应正:专注才能有效创新  (12.21 13:7)
·在成本创新的世界里  (12.21 6:43)
·浅谈企业薪酬管理创新  (12.21 6:42)
·2007中国营销盛典评奖词  (12.17 11:4)
·管理创新向老祖宗学  (12.17 7:12)
·管理创新:我们路在何方  (12.12 7:18)
·敢于突破创新才能作出好的薪酬方案  (12.6 7:7)
·中国企业究竟需要怎样的创新?  (12.6 7:6)
·“中国制造”的“专利化生存”策略  (12.6 7:6)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5 7:30)
返回慧聪企业管理首页 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