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等待着可穿戴式设备的真正崛起,但其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不过实现梦想终究需要时间以及经验的累积,只需要给予可穿戴设备产业更多的时间、空间、包容,无限美好的未来可穿戴时代必将到来。
智能穿戴设备的思想大约出现在50年前,1997年第一次召开国际可穿戴智能设备学术会议,标志其正式诞生。2013年,智能穿戴产业爆发,谷歌眼镜首当其冲,轰动一时,在“明星效应”的影响下,智能穿戴的概念被广泛普及。
随着各大公司竞相涌入,智能穿戴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整理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为1216万台,同比增长27.5%。预计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今年出货量为3876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57.1%,仅次于智能手机成为中国第二大流动智能消费终端设备。
然而,有机遇就有挑战,模糊的发展路径、未知的商业模式让这个市场充满风险。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等待着可穿戴式设备的真正崛起,但却并不尽如人意。
去年,可穿戴式设备领域的各大主要厂商皆表现不力。Fitbit公司的股价遭遇重创,英特尔公司也似乎放弃了原本乐观的发展心态。据消息人士透露,去年年底微软公司对于其Band手环的期望几乎归零,2代产品终止销售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还将继续开发第3代方案。而Jawbone方面没有确切消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归根结底,可穿戴设备真正的价值在于对人体感官功能的拓展,也就是说借助于可穿戴设备让我们的生理、心理,以及我们的感官能力获得了延伸与拓展。但是当前市场上,不论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服饰等产品,从产品功能层面而言显然还没有真正凸显出感官拓展这一核心价值。这也是可穿戴设备为何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不过虽然距离“梦想”还有一段距离,但整个产业已经站在了起点上,我们只需要给予可穿戴设备产业更多的时间、空间、包容,无限美好的未来可穿戴时代必将到来。
在这一方面,微软在不断尝试着。2016年,微软便首次公布了研发微软人工智能医疗项目:Hanover,该项目涉及开发计算方法推动癌症治疗、采用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帮助放射医生了解肿瘤扩展过程。
在硬件方面,微软推出了智能手环MicrosoftBand、针对盲人使用的3D音景技术的骨传导耳机以及为弱视群体开发的腕带AliceBand三款产品。
据了解,MicrosoftBand手环配置了10个智能传感器,可24小时实时检测用户心率、卡路里燃烧和睡眠质量等信息。骨传耳机采用3D音景谷传导技术以及和智能手机进行配对,用户可接受到建筑物发出的蓝牙信号,在经过软件系统分析处理转换为3D提示音为盲人进行导航。AliceBand腕带通过在用户头上佩戴的一个接收装置,来接受城市建筑物上的传感器发送的信息,进而为用户指引道路。
目前,苹果虽然在医疗行业也有布局,但它还未推出AI医疗相关产品,可以说微软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先发优势,并且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