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莱芜划归济南管辖的消息正式对外宣布。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
自此,因钢而起的地级市莱芜止步于27岁,不过也得益于此,莱芜市得已从省内长期垫底的经济地位中逃脱,开启与省会济南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一种新生。不过,笔者认为,此次撤市事件却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产业与城市兴衰的关系的视角。
其实,莱芜市的设立与撤销,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钢铁产业的发展和变迁。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山东省下辖的17地市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中,莱芜处于末位,其经济总量甚至低于山东省内部分区县。
其原因主要归于两点:一方面,莱芜的人口和区划面积在山东省地市中规模最小,难以支撑经济体量的壮大发展。下管辖莱城区、钢城区、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雪野旅游区、莱芜经济开发区和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莱芜市总面积仅为2246.33平方公里,仅有137.58万人口。另一方面,别名钢城的莱芜,产业结构以钢铁业所在的第二产业占比最高,对于钢铁产业的过度依赖,虽造就了莱芜地级市的设立,但单一的钢铁工业经济,却制约了莱芜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导致钢材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钢铁行业迎来了低增长时代。钢铁作为传统产业,附加价值低,市场竞争力难以提升,发展空间有限,辐射带动作用成效甚微,过度依赖单一的钢铁行业不足以支撑一所城市的长远多元发展。无须讳言,城市经济增长乏力恐怕也是莱芜撤市的一个原因之一。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其对制造业,特别是钢铁产业的边际推动效应逐渐减弱。虽然在过去两年钢材价格得到大幅回升,企业盈利水平提高,但后续的发展动力将不再强劲。若希望运用钢铁产业要实现平稳高质量发展,需要紧跟国家大政方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助力夕阳产业的再次腾飞。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创新研发投入、技术设施及环保装备投入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解决尚需多方面的努力推动。莱芜作为山东省内钢铁生产基地,应积极寻求产业创新,在去产能大幕降下后,将发力点放在降成本上。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核心产业对于城市的发展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政策灵活性和预见性也至关重要。产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政策配合和引导。
首先,钢铁作为强周期产业,在目前国内整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压力。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进一步分化,美国经济受财政扩张和税收改革等政策刺激逐渐走强,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其冲击下苦于金融环境趋紧和资本外流。因此,政策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地方政府应积极做好顶层设计。
而以美国老工业城市的匹兹堡为例,在钢铁产业没落、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匹兹堡积极发展医疗、生物技术、环保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业率不降反增,成功的从“钢铁之都”转型为美国“宜居城市”。因此,依靠单一产业的发展总会预到瓶颈,唯有紧跟发展形势,不断延伸高端产业链,更新主导产业,才能为城市注入长盛不衰的活力。
无论是昨天的莱芜市,还是今天新生的莱芜区,匹兹堡的转型之路都能给未来的莱芜带来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因为今天的莱芜区与当年的匹兹堡都有着共同的命运,即如何由“钢铁之城”转型为“宜居宜业之城”。
窃以为,在行业下行的背景下,独靠钢铁产业是难以支撑地区的全面发展,而在市场化背景下,大而全的企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莱芜作为钢铁材料的专属供给角色也逐渐褪色。划归济南可能对济南和莱芜都将带来受益,而随着撤市社区,可能可以加快推动莱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同时壮大综合实力,实现两市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发挥互补协同作用,带来交通通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规模效应。新生的莱芜区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责任编辑: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