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试图通过智能化来解决被长期诟病的船舶建造效率问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金海重工、舟山江海联运产业基金、罗兰贝格和浙江大学于7月14日共同签署协议,启动金海重工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入约30亿元,预计用5年时间在金海重工船厂内引入机器人等数控自动化设备和ERP、物联网等信息化设备,从而提高造船效率、降低能耗、减少40%的用工数量。
造船效率低是长期困扰中国造船业的问题。与汽车厂内整齐划一的机器人设备不同,如果你走入中国的船厂,会看见黑压压的工人围绕在巨大的船舶分段周围。由于主要工序基本以机械化和半自动化为主,中国造船业付出了大量人力成本,在造船效率上也与日本、韩国等造船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日本和韩国先进船厂的自动化率已经接近70%,而中国骨干船厂的自动化率最高仅为20%左右。在造船效率上,建造每修正载重吨(一种船舶建造度量单位),韩国需消耗15.5工时,日本消耗9.7工时,中国则需要35.4工时,效率仅为日本的1/3。此外,中国造船业在产品不合格率和设计缺陷率上也远高于日韩船厂。
“建造过程自动化自动化水平低、数字化工艺设计能力不足、过程管控混乱以及制造环节信息技术融合程度低是中国造船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中国海洋工程科技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柳存根向财新记者表示。
金海重工前身名为金海湾船业,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造船厂,也是国内第二大民营造船厂。
2009年,海航集团收购金海湾船业,并将其更名为金海重工。据金海重工总裁张革介绍,金海重工智能化升级改造将先从物流运送环节引入自动流水线、钢板预处理切割环节引入小型机器人自动焊开始,逐步将自动化设备引入造船的各个工序,未来,涂装工序、管系和分段加工都会逐步由机器人代替人力。“我们估计改造全部完成后,造船效率能提升3倍,达到每修正载重吨15工时,工人数量则可以减少40%。”张革说。
在改造资金的支持上,金海重工相关人员透露,海航集团将提供10亿元的资金支持,另外20亿元将由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支持。目前舟山交投集团旗下的舟山江海联运产业基金已确定认购其中一部分的投资。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造船业效率低下并不仅是因为硬件设施原因,管理粗放、内部贪腐严重也是重要因素。
中国最大的民营船厂熔盛重工最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数字化造船项目,先后购买了多个信息化软件服务商的产品。然而此前财新记者在熔盛重工调研时却发现,引入数字化系统并没有提升效率,许多数字化系统设计出来的图纸拿到现场后却无法施工,必须改单。分段定位尺度和关键形状测量也经常出差错,许多分段在后期搭载(即拼接)中出现巨大错位,导致整个分段报废,造成巨大财务损失。目前熔盛重工因债务危机已经停产。
对此,张革向财新记者表示,智能化造船是未来的一个趋势,金海重工和相关企事业机构在共同推进这一试点时,必然会在软硬件设备的帮助下加强自身精细化管理,希望将来能向全行业分享金海重工的经验和成果。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