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那些80后90后热衷的创业故事类型

   2020-07-14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4日 20时11分20秒

    创业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潮流。对于正当年时的“80后”或“90后”,他们热衷的创业类型有哪些呢?

    家族传承型

    对于什么都还没有的年轻人而言,家族传承是积累财富最快捷的方式,也是创业中困难最小的。相比其他方式,家族传承下来的企业,让那些创业的年轻人省了不少烦心事。而且在中国,很多第一代的企业家都是选择交班给子女。不管是交班给女儿刘畅的刘永好,还是自称“还想再干二十年”的宗庆后,通过家族传承到二代,这些“大佬”们的家族事业都得到了传承。

    专业技术型

    对于那些术业有专攻的人而言,靠独家的专利技术,也是可以创业的。如擅长发明的吴先生2001年在北京创办中宜环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吴擅长发明,名下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仅其“城市垃圾处理综合集成系统”一项专利,据估计无形资产就达12.5亿元。一家美国名牌杂志估计,吴的专利加起来,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在IT或生物领域,不少年轻人靠专业技术创了业。

    小本买卖型

    或许很多人开不了大公司,做不了大老板,但是加盟个商店,或是自己做点小本买卖,也是创业的一种。起码这是在给自己打工,不用别人来发薪水。

    政策借力型

    若是赶上了政策扶持的东风,对于创业来说,无异于平步青云。过去15年来,搭上国家城市化的快班车,许多人投身房地产行业,成了大富毫。如今,政府的许多政策开始向“农业”倾斜,对于积极通过农业创业的人会给予政府支持以及各方面的优惠。不少年轻人嗅到了这一商机,纷纷回乡搞农场,搞养殖场,搞有机产品。也许若干年后,中国将出一批新的“地主富农”。

    打工升级型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刚开始是企业的职工,或是在外企工作的高级白领,工作了五六年后,资金有了,人脉有了,资源也有了。这时,他们就萌生出自己创业的想法,辞职下海,带着原始的资金、人脉和资源,合伙创办公司。

    网络潮军型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熟稔网络,对某些人来说,网络就是金矿。抛开已有的成功案例马云[微博]、张朝阳等第一批网络潮军,对想创业的年轻人而言,上淘宝开店更切实际些。笔者有个大学同学,不同于其他人忙于奔波找工作,她和哥哥在杭州合伙开了个卖衣服的淘宝店。借着她哥哥的三四年淘宝经历,二人的小店越来越红火,年收入比白领工资还高。

    哥们合伙型

    “千万别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这是《中国合伙人》里的一句经典台词。但现实中,还是可以看到不少哥们姐们一起合伙创业。对志同道合的哥们来讲,合伙是最省钱省力的。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他们不一定开公司,却会合伙做很多事,比如接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或是一起合伙做投资个小企业。

责任编辑:王海霞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