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业进入残酷年 棉花进口配额制引争议

   2020-07-14 聪慧网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4日 21时21分47秒

     【慧聪纺织网】“我从事棉花这行20多年了,下游棉纺行业的形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严峻。”

    “现在的棉纺行业,远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期间残酷,是近二三十年来最残酷的一年!”

    这两句话,前者出自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之口,后者则是在棉纺业一线打拼的德州市夏津县天润纺织公司董事长田绍庆所言。虽然身份不同,但两人均表示,国内的棉纺行业正面临着近二三十年来最严峻的考验。

    棉纺行业的困境有多种原因,其中棉花进口配额制更成为争议焦点。

    “棉花进口配额制,既造成了国内外棉花价格的巨大差异,严重削弱了国内棉纺企业的竞争力,也造成了国内棉纺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今年全国下发189.4万吨进口配额,这相当于国家对拿到配额的企业补贴80多亿元,中小企业怎么玩?”德州某棉纺织企业的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马俊凯认为,作为保护国内棉农利益之举,棉花进口配额制有其必要性,但其弊端也很明显。

    纺企停工再现

    21日,从青银高速公路夏津收费站往南500米,一座纺织厂——金龙纺织有限公司进入视野。有些异样的是,这家纺织厂院内院外冷冷清清。门卫告诉导报记者,这里已经停产了。

    此前,已有夏津县多名棉纺业人士向导报记者证实,金龙纺织因资金链断裂已经停产数月。

    夏津停产的棉纺企业并非金龙纺织一家。在该县南城镇,瑞昌纺织有限公司曾是当地的一个纳税大户,但这家公司也在近期“倒下”,公司厂房设备已由夏津县另一纺织企业租赁经营。

    作为棉纺大县,夏津有140多家纺织企业,纺纱规模230万纱锭,占德州市的45%。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期间,也曾出现过个别棉纺企业倒闭的现象,如今是再次出现。

    21日,导报记者来到夏津县宋楼镇西屯工业园,这里是夏津县纺织业最密集的地区,数十家纺织企业坐落于此。

    时至中午,在一家小餐馆吃饭的纺企员工正海阔天空地闲聊,但一说起企业的经营情况,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皱起眉头。

    据田绍庆介绍,夏津县棉纺织业的大规模发展始于2002年,现已颇具规模。作为民生产业,这一行业吸引当地就业达3万人以上。但目前,当地棉纺行业正面临着“洗牌”。

    马俊凯分析说,目前德州及周边地区的棉纺企业,开机率在60%左右,整个市场正面临着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因为拿不到进口棉花配额,缺乏竞争力,面临退出市场的结局。

    “市场一片低迷,特别是一些中小棉纺企业,在产品档次、设备技术、管理、用工等方面都面临着瓶颈。谁能突破这些瓶颈,就能迎来一片新的发展天地;反之,则将难以逾越目前的难关。”田绍庆说,作为夏津县最大的纺织企业之一,天润纺织正在加大产品、技改、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力求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投稿/约稿:010-61723961

热点推荐:第十八第届中国国际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

展会推荐:2012年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