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拆卸运回,通过3D打印开辟航空航天零件修复领域的创新

   2020-07-15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5日 00时49分19秒

    澳大利亚的非营利性机构IMCRC(创新型制造合作研究中心),在推动增材制造与应用端的结合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在2017年,IMCRC还与骨科医疗器械制造商Stryker公司共同出资,共同发起了一个名称为“JustInTimeImplant(植入物准时生产)”的科研项目,而不仅是医疗领域,IMCRC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正在推动3D打印应用的深化。

rmit_1.jpg"

    再制造通过激光金属沉积技术,用来生产和修复航空航天零件,据了解,IMCRC与RUAG澳大利亚建立了为期两年的合作,共同推动3D打印技术在航天领域的深入发展,根据据RUAG澳大利亚的研究和技术主管NeilMatthews,通过现场维修和生产零件,3D打印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了国防和其他行业的仓储和运输概念。目前,备件通常需要从本地或海外仓储来运送,并且占据大量的库存。

    

    根据BAESystems委托所进行的一次独立评估,澳大利亚空军每年要更换的零件成本大约价值2.3亿美元。而3D打印将使得不用等待备件仓库,现场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国防部队来说,这意味着更少的维修停机时间以及更多的飞机可用性。3D打印将为仓储和运输成本方面节省大量费用。

    

    IMCRC与RUAG澳大利亚开发的3D打印工艺希望应用于现有的旧飞机以及新的F35机队。根据3D科学谷的了解,目前,这项技术被RUAG新成立的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单元采用。

    

    根据IMCRC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DavidChuter,IMCRC与RUAG澳大利亚的合作项目对澳大利亚工业的好处非常明显。虽然目前的项目是基于军用飞机,但它可能被应用到民用飞机,海运,铁路,采矿,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等。事实上,这项技术适用于解决金属退化或零件再制造的方案。

    

rmit_2.jpg"

    修复损伤

    根据3D科学谷的了解,IMCRC不仅在需要修复的零件的再制造领域发力,还在研究通过3D打印来解决金属损伤的问题。金属损伤尤其是腐蚀和应力腐蚀是航空航天领域容易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导致飞机停机或报废。

    

    通过与瑞士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以及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IMCRC旨在开发一种增材制造工艺来解决腐蚀和应力腐蚀损害。

    

    通过利用增材制造的金属工艺探索几何形状修复,研究团队可以针对性的修复翼板中的腐蚀/裂缝相关的问题,而无需传统的主要结构修复或部件更换。该过程将允许在不拆卸和运输回中央维护设施的情况下进行修理。这对于飞机原始设备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如果这个项目取得成功,该技术扩展到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地。

    

    来源:3D科学谷

    

责任编辑:null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