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跌出中国前三 联想服务器何以为继?

   2020-07-15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5日 01时49分29秒

    【慧聪通信网】外界认为,这个在"设备+云"战略中占据核心位置的业务部门,并未在联想得到足够多的重视。

联想

    2014年1月23日,联想集团(00992.HK)宣布以23亿美元收购IBM(NYSE:IBM)x86服务器业务。当年十月,该交易完成。据《IDC全球服务器市场追踪报告,2014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联想由此跃升为中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服务器厂商,也是第一家闯入全球服务器市场前三的中国厂商。

    但最近半年,联想服务器市场份额出现快速下跌,在中国市场尤其表现明显。

    根据IDC《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追踪季度报告》,2016年第三季度,联想服务器营收仍在中国排名第一,占比21.4%,但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联想服务器市场份额竟跌至第四,占比仅14.4%,这也是联想收购x86服务器以来季度排名首次跌出前三。

    在全球市场,联想排名上没有明显变化,但在2016第4季度和2017第一季度均出现两位数的同比下跌,分别是16.7%和16.5%。

    销售下滑的背后,是联想在企业级IT市场行动表现迟缓。

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厂商营收   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IDC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厂商营收  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IDC

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厂商营收   单位:百万元
来源:IDC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厂商营收  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IDC

    砍掉低毛利的单子

    "数字(销量)掉得这么快,看样子是在保利润,可能过去一些赔钱冲量(销量)的单子不做了。"服务器芯片提供商英特尔中国公司一位资深员工告诉《财经》记者。

    在服务器销售行业,有些项目不赚钱甚至赔钱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例如,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是服务器采购大户,拥有高议价权,把价格谈得很低,因此,对于服务器厂商来说,拿互联网客户的单子主要是为了走量。

    联想集团相关部门人士向《财经》回应,联想不把出货量排名作为业务发展的首要考虑。对于数据中心业务,目前的策略是战略性的砍掉一些低利润甚至赔钱的项目,增强软件和解决方案的能力,把重心放在更高价值、更能提高客户体验的工作上。

    但一位接近联想服务器部门的资深人士认为,这不是核心原因。"所有服务器厂商都在销量和利润之间找平衡,也能够找到平衡,戴尔就是一个好例子。"

    上述人士认为,如果到了需要大量砍掉低利润项目的地步,说明中小企业市场做得不够好--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用户议价能力最低,服务器厂商的利润主要来自这里,因此,如果抓住了中小企业用户,才就会有余力在别的行业跳转腾挪。

    他说,短期销量大降的真实原因更可能来自人员动荡。

    联想自收购IBM服务器业务以来,队伍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按照收购条约,与产品同时被纳入联想的还有6500名原IBM员工(全球)。原IBM大中华区x86服务器业务和Pure服务器系统负责人叶明后成为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销售总经理。

    叶明在联想工作了两年左右,其他一些老IBM人也陆续离职。

    近一年来,联想服务器部门人员变动尤其大。高级总监级别是流失重灾区,总监的流失又带动下层员工流失。目前,联想内部员工背景各异,"大家来自不同公司,做事方式不一样,还需要一段时间磨合"。

    两大困境

    比短期业绩下滑更严重的是,外界迄今为止并不认可联想在服务器的业界实力。

    一位著名IT公司的服务器总工程师甚至对《财经》记者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不再把联想视为对手。"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评价有失公允,整合IBM服务器业务的难度要远大于当年的PC业务,转型企业级IT市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收购后,联想确实没有在产品整合上下太大工夫。

    IBM的服务器产品确实有技术含量,并以高质量高可靠性著称,但随着云计算的流行,用户对服务器的认知和需求发生了较大改变,不再像过去那么看重服务器的质量、可靠性等特性,因为已经可以用软件的方式获得较高的可靠性,所以更加偏好可扩展性高、低成本的服务器。

    联想后期并未紧跟服务器技术趋势,不太能接受用户需求的改变。"就像苏联的军舰一样,看上去是质量非常牢靠,但上面的信息设备旧了,跟不上时代了啊!"上述人士评价。

    另一个困境来自销售层面。

    今年6月之前,联想的PC销售和服务器销售还是捆绑在一块,联想的大客户销售们更愿意也更容易签下PC的单,"联想PC的大客户单都是上千万级别,客户接受度也高,卖服务器卖企业级解决方案多难啊。"一位前联想服务器业务部门员工告诉记者。

    不过,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前联想人认为,联想服务器业务最核心的困境在于,联想内部"从来就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去推动和支撑这块业务"。

    外界也认为,联想并不重视这个在"设备+云"战略中,占据核心位置的业务部门。一知名国际分级机构分析师对记者说:"即便收购了IBM服务器,我也认为前几年联想对这块业务其实不是特别的重视。"

    联想财报显示,2017财年全年,联想集团总营收为430.35亿美元,其中,PC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包括PC、平板电脑和智能设备)营收为300亿美元,同比下滑2.3%,而数据中心集团(包括服务器、存储、软件和服务)营收41亿美元,同比下滑10.6%。

    改变与挑战

    联想服务器业务隶属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联想DCG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三大业务,但服务器是最主要、产出最大的业务线,存储和网络产品则主要是OEM其他厂商的产品。

    DCG在联想最新的"设备+云"战略中肩负着重大作用。

    所谓"设备+云"战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解释为:"吃着碗里的(个人电脑业务),看着锅里的(移动和数据中心业务),种着田里的(设备+云服务)。

    "设备+云"将是联想转型的终极战略,联想目前的业务均是围绕着这一战略,并为这一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撑。

    去年11月,联想空降三位新的高管,其中就包括联想DCG新总裁施浩德(KirkB.Skaugen)施浩德1992年加入英特尔(NASDAQ:INTC),曾担任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

    《财经》记者还获悉,上个月开始,联想DCG有了独自的销售团队。

    种种迹象显示,联想正在对企业级IT业务开始加大投入,但这种重视和投入是否足够用力,方向是否正确目前很难预测。

    毕竟,今天的中国市场跟三年前已经有显著区别,华为、浪潮等IT公司在国内企业级IT市场已经成为中坚力量。例如,华为财报显示,2016年,华为企业BG营收为406.66亿人民币(合59.99亿美元),已经超过联想DCG(41亿美元,2017财年)。华为企业BG成立于2011年,与联想DCG一样都是针对企业级IT市场。

    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田宇认为,联想需要有更好的竞争性策略,并加强对中国本土客户和行业的渗透。而这并不是短期改变排兵布阵就可以解决的。

    对于一家以PC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转型确实艰难,但业界并非没有先例,联想的老牌竞争对手戴尔(NYSE:DVMT)就是PC转型企业级IT市场的成功样本。

    2008年,戴尔董事长兼CEO迈克尔.戴尔着手推动该公司向企业级IT市场的转型,并先后收购了EMC(NYSE:EMC)等十余家企业级IT企业。如今,戴尔已经成长为一家公认的企业级IT巨头,2017年,戴尔营收为616.42美元。

    "因为戴尔有一个非常有远见有魄力的CEO。"上述接近联想服务器的资深人士感叹。

责任编辑:王彩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