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微信已然成为当下最为重要的社交工具,随着用户为工作、为学习、为沟通等诸多诉求,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越来越多的微信群之后,先前由这种“群居生活”带来的新鲜感已逐渐被厌倦,甚至反感所替代,这让不少用户直呼“我想静静”。
照明行业也未能摆脱这种“窘境”。为更好地了解照明行业微信群生态环境,本期,我们随机对100位微信用户进行调研,他们到底是心甘如饴,还是饱受煎熬?让我们一起走进!
困扰1
突然发现,我咋加入这么多微信群?
A君:今天又被一个朋友拉进了一个群,掰着手指数数,我的微信群都快超过20个了。
B君:你那区区20个微信群算什么,我主动、被动加的群都有50多个了。
C君:一山更比一山高,截止目前,我已经有80多个微信群,几乎一个小时不看,群里的未读信息都是1000+。
你知道吗?
在100位被调查的用户中,微信群数量10-20个的用户达36位,微信群数量20-30个的用户有34位,微信群数量30-50个的用户有23位,有50个以上微信群的用户则为7位。
调查对象小陈是照明企业的一名业务经理,每个月都在全国各地市场跑。据他介绍,他目前主动或被动加入的微信群超过20个,包括客户群、营销群、同学群等。为了及时掌握信息,小陈还主动关注了和客户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因此,一天到晚手机“滴滴”响个不停。小陈表示,时间久了自己已经有了强烈的依赖,隔一会儿就要打开手机看看,生怕漏掉什么重要信息。“都有点强迫症了。”他笑着表示。
据了解,目前照明行业或按产业链划分、或按厂商划分、或按职位划分、或按项目划分等涌现了诸多微信群,如技术交流群、营销实践群、经销商交流群、上中游交流群、协会工作群、媒体沟通群等。越是在行业有所分量的人,其被微信群骚扰的概率越高,加上照明行业人士自己生活圈子的朋友群、股票群、兴趣群等,以及因为临时安排事项所建立起的微信群,这些均导致个人所拥有的微信群数量居高不下。在调查中,就有一用户表示,自己最疯狂的时候一天添加了25个群,这其中还包括专门抢红包的群和股票群。
困扰2
群里人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却越来越少!
A君:自从去年腾讯升级微信群功能,当群人数满100人时,群主还可以继续邀请朋友后,我所添加的各种群人数就没有少于200人的。
B君:200人已经算很少了,我曾听说,有个群主放话,要建一个万人交流群呢?
C君:有数量没质量,再多的人在群里也没啥意思,你不知道现在“僵尸群”越来越多吗?
你知道吗?
此次调查显示,微信群平均人数在100-200区间的用户占比47%,微信群平均人数在200-300区间的用户占比32%,平均人数在300-400区间的用户占比19%,平均人数在300-400区间的用户则占比2%。
在此次调查中,新特丽照明营销总监邹辉吐槽道:“现在我对微信群越来越不感兴趣,原因有两点:一是被朋友、客户拉进了太多微信群,其中有很多群并非是自己感兴趣的;二是有的群里人太多了,但是志同道合的却非常少。虽然身在群里,但是并没有很强的存在感,更多时候扮演的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再加上很多群友缺少共同爱好,极少能产生引起共鸣的话题。”毋庸置疑,他道出了很多微信群友的心声。
很多人加入微信群,除了工作、交流、学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子,希望有朝一日,这样的人脉资源能为自己所用。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酷6网的创始人兼CEO李善友就表示,“微信群不是人的连接,而是关系的连接。没有关系的连接,即便出现在同一个微信群里,这种连接也是死的。”
移动互联网实际是缔造“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微信群其实就是一个社群,倡导的是“自由人的联合”,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如若一个微信群虽“人气爆棚”,但真正参与交流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大多数人都在潜水,那这个群无异于“一潭死水”。
因此,泛滥的群数量和群成员只会严重伤害群内部的交互价值,从而削减了微信群本身的价值。群主们应当要明白,如果一味注重“群人数”而不去想办法提高“群质量”、活跃“群氛围”的话,那么即便前期煞费苦心,邀约众人建立起该群,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为“留得住他的人却留不住他的心”。
困扰3
信息狂轰滥炸,我不得不承认,我被微信群“绑架”了!
A君:我发现,我的微信群只要半天不打开,就会显示有未读新消息200+或300+。
B君:我也是,手机整天响个不停,屏蔽吧,怕错过重要信息;不屏蔽吧,又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不胜其烦。
C君:呵呵,原来受害的不只我一个人,你看,我才一个小时没看手机,又增加了200多条未读信息。
你知道吗?
以1个小时为计算单位,以上午10:00为统计时间,此次调查显示,1小时微信群未读新消息100条以下的用户占比27%,未读新消息100-300条的用户占比为51%,未读新消息300-500条的用户占比为15%,未读新消息500条以上的用户则为7%。
“每天被群里的各种信息‘骚扰’,过着被微信‘绑架’的生活让我觉得‘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生与死,而是每天面对想退又不能退的微信群。’”一位群友在朋友圈这样调侃道。
虽是调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痛苦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不可否认的是,移动互联网在重构生活方式的同时,人类意识结构也开始受到侵蚀。微信在极大方便、丰富我们的生活之余,同时也在霸占、腐蚀着我们的生活,“微信群”恰好充当了刽子手。
在此次调查中,“为了工作”是用户加入微信群的第一诉求,其次则是“社交需要”与“学习需要”。然而,对于不少用户来说,微信群每天产生的多是海量的、无价值的碎片化信息,这其中包括所谓的“大师分享”、群成员的吹嘘调侃、心灵鸡汤、广告宣传,亦或是硬生生的推销,真正的干货并不多。就算有些信息颇有参考价值,稍不留神,也非常容易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与此同时,对于微信群的管理过于粗放、准入门槛过低、规则尚未制定等也迫使更多的群友要么自行离开,要么“被绑架”,再无更多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