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化工网讯:过去的十年,产品的严重同质化、产能过剩加上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已经血洗了位于上游的化工生产企业。今天如果有人还告诉我生产环己酮、生产苯乙烯、生产丁二烯甚至生产苯酚、丙酮有小企业的话是非常可笑的,可以这么说在上游基础化工原料领域你基本上见不到销售额在1亿以下的小厂,现在这种趋势正在向化工品的下游蔓延,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是以下原因在加速这种进展:
一、资金使用成本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如果你是一个产值在1个亿以下的企业,我不认为你有可能从银行利用正常的利息贷到款,而如果你是上市公司、国企或者央企,你从银行贷款甚至享受到优惠的利率是不会有太大难度的,资金使用成本的差异直接决定了那些拼价格的产品的竞争力。
二、小企业很难得到上游供应商的支持和帮助。
我认识不少的企业,也知道很多的小企业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基本上是预付或者现金购买,你要求供应商尤其是大供应商给你账期无异于天方夜谈,即使你是现金支付在货紧的时候还经常拿不到货,并且你的采购价格还高于那些代账期的大同行们,这个成本上的差异又不只一个点。
三、小企业基本上基本上不具备研发和创新能力。
咱们国家的中小型化工企业基本上以模仿为主,看到某一个由大企业生产的产品热卖就开始仿制,由于你的品牌不行,加上所生产的产品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异你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并且你的营销成本还高过你尊敬的大竞争对手。
四、环保——扼杀中小化工企业的利器!
去年开始,越来越严的环保督察让各级地方政府“谈化工色变”,中国化工行业产业普遍严重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很多落后的化工的产能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尤其是不拥有先进生产装置的生产企业,我个人认为今后的十年中国几乎所有的化工生产企业都不得不进政府所设立的化学工业园,除非你是大央企或者巨型的外企,它们自己已成为一个园区,如果让所有大大小小的化工企业都进园,应该是不可能的,也达不到去产能的目的,我们所谓的“去产能”,应该是去落后的产能,去对环境有污染的产能。大的央企或者巨型的外企由于管理规范、产值高、交的税多,各级政府不光不会去“咬”他们,还会拼命鼓励他们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一定成为了当下各级政府的“靶子”,被关掉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结论:在上面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小化工企业在劫难逃,五年内中国的化工企业的总的数量会大幅的减少,只是弱弱的问一句,随着产业集中度迅速的飙升,这些变得“膀大腰圆”的巨型企业一定会利用其在市场的地位和把控能力去获取他们认为“合理”的利润。这种情况已经在上游基础化工品领域发生了,你看看MDI、你看看钛白粉、你再看看MMA,在当前的环境下,即使你开发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新产品,你要自己独立的建厂从小玩起,应该是不可能的,不知道我们以后中国的化工企业们是否依赖于买技术来活下去?因为我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