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化工网讯:德媒称,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疯狂增长——和大量投资后,中国的化工业现在正重新洗牌。
据德国《商报》8月14日报道,化工业改革的政策被列入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规划之中,这个行业应该变得更环保、更安全、更具创新力和更有效率。“让化工业适合世界市场是政府的明确目标。”了解中国市场的科思创聚碳酸酯事业部总裁周彬彬说。
报道称,中国化工业的改革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是遥遥领先的全球最大化工品市场。据预计,该行业2017年将增长8%左右。虽然这个速度低于“野蛮”增长的年代,但德国化工行业协会说,中国未来也将让自己占据越来越大的全球化工市场份额:2016年中国市场的化工产品营业额占全球总营业额的33%,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大约45%。
德国大型化工企业也将从中受益。对巴斯夫、兰克塞斯、赢创和科思创公司来说,中国是头号增长发动机。它们继续大幅投资当地生产,仅科思创公司就为扩大在中国的聚碳酸酯生产投资了30亿欧元(1欧元约合7.85元人民币——本网注)。巴斯夫公司也在大幅扩大上海和南京两处基地的生产规模。
报道称,德国人在中国面对分散但雄心勃勃的竞争。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一些大供应商从成千上万家规模较小的企业中脱颖而出。它们目前的营收规模在350亿欧元到550亿欧元之间,企业分支庞杂,掌控难度大且利润较低。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新的前进方向改变这一点。中国化工企业不仅要提高效率,还应制造高质量产品。比如建筑业实施的新标准会将低效企业挤出市场并增强高质量合成材料、染料、涂料和专业化工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市场地位。
报道称,全行业水平需要提高。与大多数专注于专业化工产品的德国供应商不同,中国化工企业主要生产低成本的大路货。而科尔尼咨询公司的专家指出,中国人无法凭借这样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它们必须成长为具有出色研发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在此过程中的一种途径是收购西方企业。中国化工领域二号企业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最近迈出了这一步。它以430亿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本网注)价格收购了瑞士农用化学品巨头先正达公司。此前,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已将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公司和德国合成材料及机械制造商克劳斯-马费公司收入囊中。
报道称,中国化工行业也加紧增强自身创造力。2000年,中国在世界化工研发领域所占份额为1.6%。而德国化工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所占份额已达到10%。来自中国的化工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加。“中国人意识到他们必须自己掌握技术,”德国化工行业协会主席、巴斯夫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尔特·博克说,“他们希望在未来技术上遥遥领先。”
德国化工企业的领导层不愿将此称为中国人带来的威胁,而宁愿称之为挑战。博克认为,德国化工行业受到强大的研发集群保护。“我们必须比中国竞争对手领先一步。”科思创公司的周彬彬说。显然,中国化工行业转型成为达到世界水平的创新驱动产业还需要多年时间。科尔尼咨询公司预计,中国化工业暂时仍会继续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为主。
报道称,中国当局也希望通过合并推动产业重组——减少供应商,优化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