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能化机场势在必行 机器人服务将成为常态

   2020-07-16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6日 12时58分47秒

    慧聪安防网讯 智慧机场的概念在中国一直很火。机场是人工密集型公共服务场所,人员流动性大、业务量多,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智慧机场”被认为是解决或缓解当前机场业务规模大、运行主体多、运行状况复杂等行业问题的有效手段。智能机器人的加入加快了智能机场的建设进程。

1

建设智能化机场势在必行机器人服务将成为常态

    建设智能化机场势在必行

    智能化是国内外民航业积极追求的目标,是一项尚需努力的事业。此次走进深圳机场的机器人是由保千里集团打令智能科技提供。为了让旅客更好地体验机器人的特色服务,深圳机场在航站楼内专门设置了保千里体验馆,内有机器人体验专区。旅客可以在此近距离感受与机器人互动交流的新鲜和乐趣。作为中国五大机场之一,深圳机场在管理、服务的创新方面一直走在科技前沿,致力于智能化智慧机场的打造。

    机场智能化建设要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用信息化将机场运行、服务、管理和经营等所有业务进行全覆盖,智能化是业务充分信息化的结果。智能化机场就是要实现技术在机场领域的高度应用,机场通过分布的各种移动终端采集到大量的信息,经过集中分析处理,可以使得机场的运营效率更高,并能以更低的能源消耗,让乘客享受到更加安全、舒适、体贴的服务。从安防的角度来说,进而提高了安防的效率,未来的机场服务将把人的因素降低到最小化,用技术手段对机场进行防护。

    以移动智能终端提供精准化、人性化服务

    传统的机场管理及服务业务系统应用都是以PC机作为载体的,而在现今的智能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移动性进而带来的便捷性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智能终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大业务板块;另外传统信息系统只注重业务功能性,智能终端的社交化特性能够让企业捕捉到更真实的信息,通过与旅客的沟通了解到其真实需求,使机场服务更加人性化与精准化,通过与客户沟通、改善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功能。

    通过移动终端对旅客行为的分类汇总,机场将掌握更多更强大的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从数据中获取洞察力,进而获得竞争优势。作为主要的战略资源,数据也成为未来智能化机场的核心竞争力。

    机器人服务将成为机场常态

    考虑到能够提供人性化、精准化服务又能节约人力成本,不少国家启用了机器人为旅客提供服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个别机场,已在引入和测试机器人服务。例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机场使用机器人担任机场引导员,为旅客提供指引服务;日本的成田机场还尝试机器人接机,精通三国语言的机器人还能向旅客告知汇率、介绍机场内的设施。机器人进驻机场,一方面节约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大大改善了机场的服务质量,提高了旅客满意度。

    “也许未来有一天,当你走进深圳机场时就会有一个可爱的机器人热情地走过来跟你打招呼,为你提供航班查询、问询指引、娱乐互动等一系列专业服务。”机器人项目对于深圳机场正在推进的智慧机场建设和最具体验式机场打造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未来通过机器人服务,让旅客在深圳机场享有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也能够帮助机场掌握更多的相关数据,比如智能安防、旅客行程记录、行李快捷查询等等方面都能做到精细化的分析,优化机场管理系统,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打令小宝在深圳机场的亮相仅仅是智能化机场进程中的一小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将成为机场服务中的常态,让旅客在深圳机场也能享受到国内领先的智慧化、全程无缝衔接的机场出行体验,真正将科技运用到管理及服务之中,让旅客享受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成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