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扬州》首演,国庆11场上万人观看转发超10万+

   2020-07-16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6日 13时02分39秒

音响灯光

     慧聪音响灯光网报道   

  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后,扬州大剧院仿佛一个引力巨大的磁场,将上万名读者、市民以及游客吸引而来。刚刚问世的扬州首部室内大型音乐舞蹈诗《大运扬州》,11场演出场场爆满,观众心潮澎湃、交口称赞:这是真正具有扬州地方特色、填补旅游文化市场精品剧目空白的大型演出,不仅深度发挥了城市文化优势,更推动了城市从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向文化体验游的重大转变。

  《大运扬州》是由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市文广新局、扬州市园林局联手打造,由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江南大业传媒公司、扬州歌舞剧院、个园管理处联合出品,向广大中外游客及扬州百姓倾心奉上的大型音乐舞蹈诗。它集聚了国内顶尖的导演团队,运用当今最先进的舞台呈现技术,加上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将2500年历史浓缩在70分钟演出,给人以美轮美奂、精彩夺目、震撼心灵之感。

  历经2500年岁月的扬州,城市文化底蕴之丰厚、旅游资源之丰富举世皆知。然而,怎样将游客更长时间地留在城市,深度体验这座城市的休闲特质与精妙人文,是扬州旅游一直追求的目标。

  秉承创新创造精神的扬州人,坚持从传统文化入手,挖掘闪光点,打造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大运扬州》将城市特色与文化演出品牌叠加,70分钟极具视觉体验和心灵震撼的演出,不仅令游客、市民对扬州文化、旅游、城市生活产生了一次颠覆性重塑,也犹如“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久久回荡在观众心田。

  昨晚,市委书记谢正义在观看《大运扬州》后,对演出效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大运扬州》艺术地精彩地展现了扬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是一部优秀的扬州本土创造的音乐剧。要从外来旅游旅行者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打磨细节,增加娱乐性、互动性,适应旅游大众化的趋势;要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力度,吸引更多的外来旅游旅行者通过欣赏《大运扬州》来了解、走进扬州,进一步提高扬州的影响力、美誉度;要对《大运扬州》进行资金扶持,将之打造成一个艺术精品,让更多的观众享受富有扬州特色的文化大餐。

  一部精品连演11场,场场爆满,万人观赏后转发点赞量达“10万+”

  今年,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喜事不断——《扬州日报》创刊60周年、《扬州晚报》创刊20周年、《扬州时报》创刊10周年、扬州网创立10周年、扬州发布客户端用户突破70万名。出于对广大热心读者的真情回馈,以及对城市的衷心祝福,9月26日晚,庆祝《扬州日报》创刊60周年活动暨大型音乐舞蹈诗《大运扬州》首演在扬州大剧院举行,《大运扬州》在市民、读者的期盼中揭开神秘面纱。

  从9月26日至9月30日,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各媒体举行了5场专场,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国庆黄金周期间的6场演出,逾6000名游客及市民入场观赏。11场演出,共计上万人在艺术享受中尽览扬城2500年的厚重历史,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矩阵收获网友“10万+”转发和点赞,创造了扬州文化旅游市场的一个奇迹。

  今年77岁的孙玉珍是扬州各类演出的忠实粉丝,因为家住扬州大剧院附近,近年来大剧院内的演出她几乎每场都会来看,然而,《大运扬州》给她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场演出的层次感、立体感令我难忘,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值得一看的演出。”孙玉珍说,手中的相机不会“说谎”,作为摄影发烧友,她坚持用相机记录每场演出,《大运扬州》的镜头表现力堪称完美。“等孩子们回来,我要给他们看看照片,感受这场精彩的演出。”

  10月3日,在扬州旅游专场中,扬州舜天旅行社邀请来扬游客观看,精彩的演出不仅赢得点赞,更拉近了扬州与游客的距离。来自浙江海宁的吴海石对《大运扬州》赞不绝口,“这场演出质量高,舞台效果好,演员基本功扎实,是完全可以媲美《印象丽江》《宋城千古情》等国内知名文化旅游剧目的精品。”

  据吴海石介绍,浙江和江苏毗邻,大部分浙江人对扬州有一些了解。“通过这场演出,我们知道了隋炀帝、鉴真、史可法等历史人物和扬州的风云传奇,同时还了解了扬州地方文化元素,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扬州的文化精髓,以及这座城市的精致优美。”

  扬州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经理姚维敏、旅游集散中心江苏省中旅扬州分公司总经理徐祥、舜天旅行社副总经理吴军在观看演出后,表示演出在短短70分钟内通过穿越古今、虚实相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塑造了高水准的艺术精品,浓缩了扬州城市历史,对游客了解扬州有很大的帮助。在“大旅游”的背景下,扬州特别需要增加文化内涵,这场演出是扬州旅游向休闲体验旅游转型的点睛之笔,作为旅行社,非常乐意向游客大力推荐。

  大剧院内,伴随着《大运扬州》不间断的上演,观众的掌声、惊叹声从未停歇。观众的好评如潮背后,更是商家们的热捧。

  《大运扬州》首演,两家赞助商同时冠名,无论是演出,亦或是其他活动,在扬州是绝无仅有的。双赞助商冠名的还不止首演一场,在此后的的几场演出中,均有体现。

  江苏朗诚英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首演场的赞助商之一,董事长吴立新作为首批观众,观看演出后说:“这台演出将扬州2500年的文化融合在70分钟内,脉络清楚,内容与舞台表现效果都非常棒,无愧为宣传扬州的新平台,这也是我们选择冠名《大运扬州》的主要原因。”吴立新介绍,《大运扬州》的影响力不仅在扬州,更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彰显。“我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演出的照片,引起不少外地朋友惊叹。尤其是清华大学的同学群,大家都说10月份来扬州的聚会,要我一定安排看这场演出。作为扬州人,我有义务宣传家乡。”

  扬州浙商联合会会长、江苏奥邦集团董事长林在珏说,整场演出融合了扬州千年文化,作为新扬州人,有了一个了解扬州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生活的新窗口。“这场演出的制作精美,视觉效果震撼,是我们以后招待客商的一场完美演出。同时,也启迪了我,未来的事业发展中,要将扬州的文化产业融入其中,打造属于扬州的文化新篇章。”

  70分钟浓缩2500年历史,剧本十余次打磨,百人演出团队精心排演

  “震撼!”“精美!”“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生活的亲切感!”“感动”……这是观众看完后最一致的感受。短短70分钟的演出缘何能够获得如此多的赞誉?

  《大运扬州》编创阵容全部由国内一流团队组成:台本由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罗斌撰写;总导演是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曾连续四年参与央视春晚编导工作的靳苗苗,其创作的作品曾获荷花奖、文华奖;提供全息投影技术支持的是全国顶尖的多媒体制作公司——数虎图像科技公司;灯光设计师王瑞国来自中国国家话剧院,其团队曾是央视春晚的多媒体制作与灯光设计班底;百余演职人员,凝聚了扬州市歌舞剧院优秀舞蹈人才……

  在演出内容选择方面,以一道河、一条街、一块石、一群人、一朵花为脉络,串联起扬州2500年的华美篇章,从纵向2500年历史中选取代表性的人物、事件,从横向文化中选取建筑、饮食、民俗等最能代表地方特色的元素,在3D投影技术、扬州地方民间小调的烘托中,将历史厚重感与生活亲切感相结合,充分展示了扬州的历史文化、城市气质与精神世界。

  “《大运扬州》不仅是一场驻扬旅游演出,更是基于扬州2500年历史与地方文化、精心打磨的一部舞台艺术精品。”靳苗苗说,《大运扬州》首先要与这座城市的气质相吻合,“不同于现代化城市的浮躁,扬州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如街上古老的建筑千年流传,到处都能感受到文化气息,这是不能摒弃的。”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扬州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质,就演出内容,我们作了多次调整。”扬州市歌舞剧院负责人表示,如在早期台本中,对扬州玉器的表现只在舞台布景中摆放玉器作品,但在讨论会中,文学创作专家对此提出建议,“最终,我们在纱幕上投影广阔无垠的江水画面,玉器雕成的一轮‘明月’通过威压挂在空中,营造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

  对于舞蹈艺术与舞美灯光、舞台技术更完美的配合与呈现,编创团队可谓费尽心思。《大运扬州》编导之一欧思维透露,在“鉴真东渡”场景的排练过程中,他们发现仅以舞台演员的肢体语言很难将鉴真几经波折、不畏艰险、弘扬佛法的毅力与恒心呈现出来。

  “通过与全息投影技术人员及舞美道具人员的沟通,我们决定在3D投影呈现的‘惊涛骇浪’画面,舞台中央放置一条航船。”欧思维说,但如何让船随波而动,也成了难题,“最终,我们通过威亚吊着平面的航船船身,随着大屏与纱幕上惊涛晃动,营造出“一叶扁舟”行于其中的即视感。”

  所有这些付出,都通过震撼精美的演出传递给了观众,让大家身临其境般深度感知扬州。

  “演出太震撼了,用气势恢弘、荡气回肠形容再好不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吉宜才不禁感叹,古往今来穿越2500年的扬州经典事件和人物,在如梦如幻的3D投影技术映射下,在《拔根芦柴花》、《竹枝词》等扬州地方民间小调的烘托中,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扬州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文化博览城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洪军连声赞叹:“虽然全场没有解说词,但此地无声胜有声,通过演员的舞蹈与声光电技术巧妙地结合,用高科技的手段反映文化历史,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内涵,让观众一看就懂,一目了然。相信没来过扬州的外地人,看了之后会对扬州留下深刻的印象。”

  “演出很好地诠释了‘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要求,老少皆宜,老年人看了可以感受扬州历史的发展印迹,孩子们看了可以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很有现实意义。”扬州市原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扬州市关工委主任张厚宝表示,这是他在扬州看到的最好的歌舞剧,将扬州歌舞剧水平上升到一个台阶。

  文化是《大运扬州》编创过程中始终坚守的核心。市歌舞剧院先后十余次组织旅游、文学创作、音乐舞蹈的专家进行座谈,对剧本及演出细节反复推敲、精心打磨。

  “《大运扬州》的灵魂是文化,有文化内涵才有灵魂,才能吸引观众,才能触动心灵。”靳苗苗说,今后还将根据实际演出效果,不断打磨、升级,希望给扬州留下一部为人传诵的舞台艺术精品。

  “大运扬州”等六大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传媒业转型升级、深度全面跨界融合的一次创举

  9月3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省委书记李强指出,当前,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性特点,正在从观光旅游走向度假旅游,江苏要突出特色,深化旅游融合创新,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形成一批在全国、在全世界叫得响的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品牌。

  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扬州早就对城市旅游如何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2013年8月,在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谢正义表示,扬州旅游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应当是文化,我们要充分彰显文化优势,推动扬州旅游加速从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向文化体验游转变。与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的主旨不谋而合。

  9月27日,扬州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被写入大会报告。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实施“550”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对外文化、教育交流,五年内争取50个较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国际赛事和国际活动来扬举办,通过塑造名城特色风貌,彰显扬州文化魅力,不断提升“人文、生态、精致”城市特质,努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创”城市品牌,使扬州成为本地人美好生活的家园,外来旅游旅行者流连往返的胜地。

  《大运扬州》,堪称扬州城市旅游发展进程中,以文化特色为核心、以融合创新为手段、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为目标精心煅造的扬州文化体验游新品牌。作为这部填补扬州旅游文化市场精品剧目空白的大型演出主要出品方——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在坚持“平台化、金控化、多元化”战略基础上,顺应传媒业转型升级、跨界融合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全面跨界融合的又一创举。

  9月8日,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举行战略级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大运扬州”演艺项目、“特色小镇”旅游项目、印刷物资供应链金融项目、扬州发布与支付宝合作项目、扬州发布与乐视合作项目、扬州发布“互动频道”合作共建项目等六大合作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这些举措,被外界认为是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动搭建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对扬州文化、旅游、城市生活的一次颠覆性重塑。

  历经2500年岁月的扬州,城市文化底蕴之丰厚、旅游资源之丰富举世皆知。作为扬州旅游演艺业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化演出,《大运扬州》前景如何,市场实践早已给出了答案。

  旅游演艺业的出现和蓬勃兴起,是旅游业界通过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审美感受形式,来营造“山水不可易,人文日日新”的感官体验消费新模式。2004年,广西桂林阳朔推出了《印象·刘三姐》,张艺谋的声望,以及独特的山水背景与舞台新技术运用,不仅为桂林带来了极高的人气,也使当地旅游业赚了盆满钵满。以《印象·刘三姐》为发端,一大批依托旅游和演艺文化创作,彰显历史文化或地域民俗的情景歌舞,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随着旅游演艺市场的“火”越烧越旺,《功夫传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长恨歌》、《宋城千古情》、《唱享山西》、《徽韵》等相继问世,如今,全国各地的实景演出多达400多部。

  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帅元认为,真正的旅游演艺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准确描绘出当地的文化特性,与当地的山水风景真正融合,让旅游文化市场和本土文化形成有效的互动。因此,旅游演艺关键在于结合本土文化,找准自己独特的城市气质,进行深层次的产品打造。

  “《大运扬州》就像一条河,它让我们追溯2500年扬州的源头活水,尽览一路风景;《大运扬州》又像一座山,让我们登临远望,真正领悟千年扬州的文化高远之处、仰止所在;《大运扬州》更像一片海,看一座古城在千年岁月中兼容并蓄、更迭创新,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负责人表示,《大运扬州》是扬州文化与旅游联姻的典范,也是传播“扬州声音”,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一个窗口,希望游客们在这部演出中,充分领略扬州独特的历史文化,也祝福我们这座城市:大运扬州,扬州大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