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行稳致远 LED显示屏企业乘风破浪向远方

   2020-07-16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6日 13时11分38秒

    慧聪安防网讯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作为智慧城市的排头兵,智能照明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市场会将持续成长,预计2020年全球LED智能照明市场规模可达3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将占到全球市场的近30%,预计将达到100亿元。

    “智慧城市”这个词近年来频繁出现于各大媒体报端,不管身居哪个行业,几乎都会有所耳闻,但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人却是不多。在我们LED显示屏企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度,也不算高,只有少数几家显示屏将之视为发展的契机,并进行了相应的布局。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率先搭上“智慧城市”这艘大船的显示屏企业,已初步尝到了一些“甜头”。假如LED显示屏企业继续袖手旁观,那无疑将会错过这个巨大的市场。而LED显示屏企业若想顺利乘上“智慧城市”这艘巨轮,深入地了解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则势在必行。

    本文从智慧城市的“起源”,囊括的内容及企业参与的情况等方面,全面对智慧城市做了一番梳理,以增进行业同仁加深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了解,希望能够对LED显示屏企业带来一些裨益。

    智慧城市概念的起源

    要弄明白智慧城市,首先就得弄明白什么是“智慧城市”。现在我们常说的智慧城市,也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能化”管理和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的未来。

    从智慧城市概念的诞生看,它并非我们首创。2008年11月IBM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思路,于当年8月,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从而正式揭开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IBM的“智慧地球”发展之路,经历了从被质疑到相当程度被接受的历程。如今,从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布局看,IBM“智慧地球”战略已经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被公认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与“智慧地球”密切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更成为科技发达国家制定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纷纷推出了本国的物联网、云计算相关发展战略。

    在IBM《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中,IBM为中国量身打造了六大智慧解决方案:“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和“智慧银行”。2009年以来,IBM的这些智慧解决方案,已经陆续在我国各个层面得以推进。据不完全统计,仅智慧城市一项,我国就有数百个城市正在或即将与IBM开展合作。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热潮的不断升温,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一片火热的迹象。智慧城市的建设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响应,并主导实施。目前我国已正建立跨部门的智慧城市协调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制定智慧城市的能力和成效评价体系,以加强智慧城市的指导和监督,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效须经国家认可。

    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4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表明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4月7日,我国住建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建的41个项目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专项试点。

    截至2015年底,我国智慧城市已经达到386个,其中省级和副省级智慧城市建设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而且,在已增设的智慧城市试点中,西北五省份地级以上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数量同比增长最快,达到了44%,东北三个省份县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数量同比增长最快,达到了63%。

    目前,四个直辖市均已开始建设智慧城市,浙江、江西、陕西、四川、河南等五省地级及以上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数量位居前列。

    现在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转型、改变发展模式和做创新型国家的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也是扩大国民经济内需的最重要的拉动力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