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水 自滤水 自来水……水要怎么喝才安全?

   2020-07-16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6日 17时07分34秒

    慧聪净水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饮水问题上正在追求健康,洁净的水源,所以说有许多朋友都在喝桶装水,矿泉水。那么,订购的这些桶装水真的健康吗?因为饮水问题是健康的大问题,所以说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桶装水、自滤水、自来水……水要怎么喝才安全,希望能给广大朋友们带来帮助。

    现在,很多家庭都使用饮水机喝水,有的还会专门订购一些桶装水.不过,一提到饮用水安全,很多人会心存疑问:桶装水是否安全?饮水机里的水,究竟应该怎么喝?饮水机的水和纯净水、矿泉水有何不同,能否确保安全、健康呢?一般来说,家用饮水机的水主要有3种来源:桶装水、自己过滤的自来水、自来水。

    对于桶装水,从卫生标准和监管角度来讲,从水站订购的桶装水和超市里买的瓶装水,其实都是一样的.我国包装饮用水标准(GB19298-2014)中指出,桶装水和瓶装水都属于包装饮用水.所以,桶装水和我们平时喝的纯净水、矿泉水等瓶装水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盛装容器不同罢了,只要是合规的产品,都是安全的。

1

    过滤水则是指一些家庭使用饮水机接自来水,经过过滤、加热后饮用,这种水就属于家庭过滤器过滤的自来水.此外,有些家庭还会直接使用自来水加热后饮用.这两种水只要经过加热煮沸,通常可以放心饮用。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为了喝到安全放心的水,如果买桶装水,一定要去正规水站购买、选择可靠的品牌;如果是自己过滤自来水,则要选择质量有保障的过滤装置,并且定期更换滤芯;如果是喝自来水,最好每次都充分加热后再喝。

    那么,没加热的冷水可以喝吗?没烧开的温水可以喝吗?

    水中对公共健康存在的最大风险是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和动物粪便对饮用水的污染.粪便可能是致病性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蠕虫的来源.因此,喝水最需要担心的就是微生物风险。

    对于平时订购的桶装水,只要产品合格,都经过了消毒杀菌等处理,在确保饮水机是卫生的前提下,通常来说,直接饮用不会存在安全问题.如果饮水机采用自来水或经过家用过滤器过滤的自来水,由于通常都经过水厂杀菌消毒,不一定存在安全问题.但是,自来水输送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污染,因此最好加热后再饮用。

    那么,如果将水稍微加热到温水可以吗?其实,如果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不够,水中仍可能存在侥幸存活的微生物,直接饮用同样可能存在安全风险.事实上,国外一些国家,比如美国,他们要求在社区开展饮水安全教育,提示人们喝煮沸的水,这样才能更好保证安全.所以严格来说,没有加热的凉水和没有充分加热的温水都是有安全风险的.需要指出的是,饮水机并不是永远卫生的.在使用过程中,饮水机同样可能滋生细菌,如果长期不清理,也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我国曾多次发生由饮水导致的中毒案例。

    一般来说,饮水机中的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使用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能随着空气进入饮水机中.而且,空气本身存在的灰尘等也可能进入饮水机中,成为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床".二是饮水机基座与桶接触的部位存在一些结构死角,如果长期不清洗,也会成为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的地带。

    那么,家里的饮水机应该多久清洗一次呢?这个很难给出明确期限.因为,每家每户使用饮水机的情况不一样,家中的卫生状况也不一样.有些人家里很干净,平时很注意卫生,可能饮水机在长时间内都可以保持卫生;但有些人可能很不注意卫生,那就得多清理。

    有一份对校园公用饮水机的卫生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校园饮水机消毒1个月至2个月后,就出现微生物指标超标现象,超标的主要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虽然这些不是致病菌,不一定具有安全风险,但也提示我们:饮水机还是很容易滋生细菌的.所以,平时每隔1个月至2个月,就要清理一下饮水机.至于具体清理方法,不同饮水机会有所不同,一般会附在饮水机的使用说明书里.因此,建议大家按照说明书中的步骤,定期对饮水机消毒清理。

    以上讲了这么多饮水方面的资料,大家从中也明白了桶装水、自滤水、自来水之间的区别。所以说,朋友们如果想要喝到健康安全的放心水,买桶装水时也要到正规的水站,如果喝自滤水时,也应当买质量好的过滤芯。对于自来水,大家最好不要喝生水,如果没条件喝桶装水的家庭,可以把自来水烧开后再饮用,以免喝生水引起腹泻等不适现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