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三巨头窝里斗难形成合力 消息称或设总公司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00时20分31秒

    近期,中国核电“出海”进程频频提速,一方面,国家领导人亲自担当“超级推销员”,另一方面,核电巨头也在积极谋取海外大单。

    虽然核电出海的号角已经吹起,但不得不承认在出征海外的过程中,中国核电业存在恶性竞争、内耗严重的问题。

    11月4日,“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的落地,结束了中核和中广核长期以来的技术之争。近日有消息传出,核电有望成为高铁之后第二个通过整合而实现“走出去”的行业。

    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核电若要整合,其复杂敏感程度将远远超过南北车合并,这将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资料显示,南车、北车都因2000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脱钩铁道部而拆分成立。如果说南北车还是自家兄弟、先分后合,那么核电业的三巨头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则是各出名门、各具优势。

    核电技术纷争终结

    “可以自豪地讲,我们是核电大国,但是也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并非核电强国。”日前在中银国际主办的核电行业专家座谈会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产业一部处长王国栋表示。

    为了达到迅速发展的目的,中国核电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采取的是“拿来主义”。溪牛投资行业分析师杜朝水向记者表示,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核电自主,我们的设备国产化率也在提高,但是国内制造并不等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王国栋表示:“中国核电‘走出去’首先碰到的就是一个技术适用性的问题,即目标国家是否接受我们提供的技术。”

    据悉,中国核电“出海”定位的技术路线是三代核技术。但国内三大核电巨头的中核、中广核、国核技都各自推销自己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分别为中核的ACP1000、中广核的ACPR1000+和国核技的CAP1400。“这不仅带来技术标准的不一致,也导致三家在项目竞标时往往互相拆台。”一位能源行业的研究员告诉记者。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3年国家能源局出面“做媒”。2013年4月25日,由国家能源局牵头专门召开协调会,商议将中核和中广核的三代核电技术进行合并,以促进我国三代自主核电技术的标准化生产。

    2014年11月4日,中核官网发布《国家能源局给予批复:“华龙一号”落地福清5、6号》,标志了我国核电技术混战的终结。这一技术的落地有利于促进国内各自为政的核电技术逐渐走向统一。

    据悉,“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是国内两大核电巨头中核集团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两种技术的融合,被称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

    王国栋表示,“华龙一号”是两种技术的融合,但现阶段并非所有的技术细节都已经达到一致,这需要一个过程。

    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曾形象地评价道,有了“华龙一号”,中国核电走出去将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

    国泰君安认为,“华龙一号”技术落地,正式标志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国产核电技术获得全面认可落地,这将加速国内核电重启并且提升海外市场突破的预期,由此,核电产业链将被全面引爆。

    合力出海道阻且长

    海外核电市场前景极具诱惑力。根据世界核能协会今年提供的数据,到2030年,国际核电市场将新增160台左右的机组,新增投资达1.5万亿美元。

    “我们国家的核电‘走出去’是有历史的。”中核科技董秘袁德钢称。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出口商用核电站。但截至目前,中国核电仅在巴基斯坦获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目前,中国核电行业的格局呈现出“三雄争霸”之势。核电三巨头分别为1994年成立的中广核、1999年成立的中核以及2007年成立的国核技。其中,国核技的实力稍弱一些。

    这几年,三巨头虽然频频出征,但却鲜有实质性收获。这与“窝里斗”的自我损耗不无关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12年中核和中广核分别联手自己的国外“小伙伴”美国西屋电气、法国阿海珐公司去竞标英国地平线项目,但最后两家均败北而归。

    中国核电业发展30多年来,技术线路纷争不断,虽然“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的落地对此做了个了断,但企业层面的纷争仍在继续。一位不愿具名的核电业人士告诉记者:“直到目前,几个核电企业并未真正形成合力,依旧是各自争取海外项目。”

    中核董事长孙勤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核电在国际市场上面对的都是世界级的竞争对手,要想“与狼共舞”,就需要联合起来“走西口”。

    但联手“走西口”之路似乎并不容易。相比于南北车的“本是同根生”,三大核电巨头则是师出名门、各有来头,且各具优势。

    中核的前身是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其优势在于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且企业里保持着不少军工和国防的基因。

    中广核则继承着原大亚湾的衣钵。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投产之际,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核电为主业的、由国资委监管的央企。由于大亚湾核电站采取的是法国技术,中广核最初的骨干也多受法国技术影响。

    国核技主要从事第三代核电技术(美国AP1000)的引进、消化、吸收、研发、转让、应用和推广,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主品牌核电技术。公司从出生之日起就仅被定位为一家技术公司,缺失了核电运营牌照。近期,国核技与中电投的重组才使其有可能借助中电投的核电运营资质而转型成为综合性能源实业公司。

    今年1月,由核电三巨头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首个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但“这种产业联盟是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性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未来可能设立一个总公司,位居中核、中广核以及国核技等公司之上,统一管理海外业务;而在国内,几大核电企业依然独立运营、互不干涉。

    而此前南北车的合并,也给“诸侯争霸”的核电行业提供了一个可供效仿的范本。但要想给“三国演义”的大戏安排一个“携手并进”的圆满结局,并非仅仅靠简单效仿南北车的合并模式就能实现。虽然核电和高铁都涉及内耗严重的问题,也都是作为国家力推的“走出去”行业,但相比于高铁行业的成熟,核电业牵扯到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复杂敏感问题更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