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程机械在经历了“辉煌十年”的发展之后,开始了整合调整,随着被誉为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的挖掘机的销量不断下滑,工程机械结结实实地从“大跃进”进入到“大萧条”。但是,颓势从来都不属于工程机械行业,在挖掘机、装载机等强势产品相对低迷的时期,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开始在行业的细分领域找突破口,一时之间,矿用车变得炙手可热!但是,在急速膨胀的火爆背后也存在不少隐忧,密集甚至是过度的资源投入、良莠不齐的质量、相关管理措施等让工程机械矿用车市场的商机中隐藏着诸多“伤”机,如何规避“伤”机,如何充分利用商机,工程机械企业需要从长计议。
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纷纷进军矿用车领域
工程机械行业从来不缺乏开拓者和先锋队,而在矿用车领域,中国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也是早早便开始布局。2011年9月,柳工发布公告称,拟以8246万元收购北京首钢重型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42%股权。2012年5月16日,“柳工速度”再度得到诠释,柳工在河北迁安首钢重汽新落成的厂区隆重举办以“国之重器矿山至尊”为主题的大型矿用设备推介会,展示了大型矿用自卸车。
无独有偶,2011年12月30日,三一国际与三一重机签署协议,拟以1.44亿元收购三一重工控股子公司三一重机旗下的全部矿车资产,通过收购所获得的73项矿用车领域的专利,将有效增强三一国际在该领域的研发实力。
随着我国各种矿山以及水利建设、水泥生产等行业对矿用车需求的不断增加,矿用车在中国市场上亦呈不断增长趋势,矿用车市场及其发展趋势也开始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据业内人士透露,从2011年到2012年,中国的矿用车生产厂家由原来的30家急剧增长至70多家,因为标准欠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利润相对丰厚,矿用车领域从原来的少人问津变成了如今的炙手可热。
步入上升通道的“潜力股”
矿用车是指在露天场合为完成岩石土方运输与矿石运输等任务而使用的一种专业化车辆,主要用于露天矿山、港口码头、水利水电工地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施工现场。由于此前我国矿山分散、规模小、产能有限,特别是一些小煤窑、小矿山的存在,市场上主力矿用车吨位在25~100吨,绝大部分矿用车采用机械传动传输动力。
为从根本上改变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矿产资源开采粗放、破坏浪费等状况,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加大力度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鼓励并推进矿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大力建设大型矿山,刺激了市场对大型矿用车的需求。矿用车这一潜力股也终于得以施展拳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等地区,许多矿用车都到了需要更新换代的时期,不少大型矿区也正筹划着淘汰落后矿用车,由此可见,在性价比上拥有绝对优势的国产矿用车未来的市场不容小觑。
急速膨胀的背后“隐忧”初显
2011年,矿用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还可以用逆势上扬来形容,但进入2012年以来,作为工程机械市场的细分领域,矿用车市场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尤其是在传统的旺季,煤矿价格一降再降,使得矿用车销售受到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