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件“小微”企业主张勇的烦恼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4时25分17秒

    温州拥有永嘉和龙湾两大国内知名的阀门生产基地,衍生出了完善的密封件等系列配套产业。密封件是阀门行业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龙湾区华海密封件有限公司是温州密封件产品的最大企业,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小,没有自己的厂房,在企业发展中仍然举步维艰……

    5年三次搬厂房

    最近,龙湾区华海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投资了100多万元购置了全自动生产设备,可他一直很纠结,不知道这台设备购进后该往哪摆放。张勇说,现在租的厂房已经太小,如果不添置新设备,企业的效能无法提高,难以完成客户的订单,但现在购置了新设备,心里还是没底,不知该把新设备放到何处。张勇又一次到处在寻找新的厂房。

    张勇的华海密封件有限公司创办于2000年,当时,厂房面积只有200平方米,同样是租用别人的,比现在的厂房还要简陋。经过4年的努力,2004年,企业产值达到200万元,狭小的空间已经不再适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张勇将企业搬迁到一处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厂房。2009年,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800万元,几乎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

    2009年,张勇在龙湾中学附近租下现有约2000平方米的厂房,去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张勇说,现在这个厂房的租用时间马上要到期,房东要他们搬出去,这些日子到处在寻租厂房,至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新的设备款已经付掉,再过一个月就运到了,还不知道怎么安置。“五年搬了三次厂房,现在又要搬,像我们这样在成长中的小微企业,就像是"流浪者"。”

    申报企业用地总“不够格”

    华海密封件公司中间是一条不足4米宽的通道,两边是车间。通道的两边堆放着许多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显得很杂乱。张勇说,现有的2000平方米的厂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这样的厂房是原材料运进来没地方卸,成品生产出来没地方堆。有时候只好先放在中间的通道里,可只要消防部门来检查,就是不合格,就要受处罚。

    为解决用地,让企业得以健康发展,张勇没少去努力争取。

    2004年,他就向当地政府申请标准厂房,后来被告知“没有”。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发展,2009年,他又向政府部门打报告,希望政府能解决自己企业的用地难问题,此后又多次跑部门,结果都是“石沉大海”。

    最近,他发现,政府对企业用地的政策变了,自己企业获得土地指标的希望变得更遥远了。他说,去年上半年,龙湾区政府对企业用地的政策是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可以给企业安排工业用地,而今年这项指标上升到6000万元以上。

    不过,市政府推出的工业“亩产论英雄”政策,又让张勇看到一丝希望。他说,他们公司如今的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税收130万元。只要有一定的工业工地,华海的发展将会更快,社会贡献力也会更大。

    “给我土地,产值能超亿元”

    前不久,浙江最大的密封件企业杭州某公司老总来到温州,希望以现有净资产5—7倍的价格收购华海密封件公司,且要搬到杭州生产,被张勇婉言拒绝。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