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六次拍摄徐工背后的故事连载二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4时25分59秒

    5月29日至6月2日

    拍摄800吨全地面起重机施工

    5月初,徐工集团宣传负责人刘刚及时向摄制组通报:5月30日,具有国际水平的徐工800吨全地面起重机在河南鹤壁有一次超高难度的施工作业。张导闻悉,虽正远在西藏拍摄档期很紧,仍当即决定赶到河南要拍好这次施工。

    5月29日,张导带领摄制组一行6人从北京、西藏、江苏多个地区,日夜兼程赶到河南北部煤城鹤壁的工业园区宝马化工厂。

    最让企业感动的,是摄制组老师们的谦和与大度。5月30日,由于徐工的800吨起重机途中堵车,要迟两天才能到达鹤壁,这一下子打乱了摄制组的计划。张导反复权衡,为了保证计划的推进,打了一个空档,利用这两天,从鹤壁赶到济南,完成了山东一家企业的拍摄任务,又连夜赶回,在第三天800吨即将到达前就位。这一过程中的辛苦且不说,张导见到徐工人的第一句话就一连串的“没耽误事吧”,为此,我们很是敬佩和惭愧。

    连续5天的不间断跟踪拍摄,从与6位老师的接触中,有很多感触,也学习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敬业!

    为了多拍些素材,摄制组从早上5点钟天刚刚亮开工,一直工作到凌晨两点还在忙着给素材归档。施工场地因为在工业园区,周围没有餐馆,摄制组的老师们与施工工人们一同在化工厂食堂吃工作餐,而我们的工作餐也非四菜一汤,顿顿是当地的一碗素面。

    徐工重型市场部苗壮仍然记得:5月31日下午,天公不作美,刮起了5级大风伴随着大雨,我们的800吨起重机正把高23米、重190吨的废旧甲醇合成塔移走,这在业内是一次非常高难度的作业。张导为了抓住这次高难度施工机会,带着摄像聂老师、王老师、达老师在雨水中坚持捕捉镜头,为了保护摄像机,带的雨伞都给摄像机撑着,自己淋在雨水里.

    最让我们敬佩的是摄制组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为了拍摄800吨全过程吊装,聂老师在房顶上一呆就是一整天。6月的天气,热得不行,直头暴晒不说,还得不停地盯着机子,不要过热了,不要电不足了;张导也时刻盯在现场,好多人热得躲到空调屋里、车子里避暑,他和几位摄影师一直盯着现场的一举一动,或是拍摄一组工人的微镜头,或是抓拍工人操作的动作,再或者拍摄一组800吨吊臂组装的过程,总之一刻也闲不住。到了晚上,我们都累得不行,吃了饭早早就睡了,张导他们还要把当天拍摄的素材理一遍,编上号,存好档,“这么多的镜头画面,不及时分类归档,后期编辑起来就会非常麻烦”,负责素材管理的孟老师说,他们每天都要整理到凌晨2点多钟。

    忙碌的5天拍摄结束,我们和摄制组在当天下午就告别了,因为时间紧,没有庆功宴、没有告别式,又各自投入到下一个目的地工作了。

    品牌知名度的魅力靠的就是这个团队人员的魅力——职业、敬业!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学习的,“职业、敬业”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我们也常拿此自我勉励自己,做就要做最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